大理应该是最适合做自然观察的地方。适宜的海拔,多样性的地形与物种,一年四季温润的气候,镶嵌在山与海之间的城市,舒缓的节奏与由此而生的闲情逸致,都会让人去放下,去呼吸,与探寻浩瀚精妙的自然。
5月24日的自然观察从绿叶开始。莱布尼茨以“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诠释了普遍性与相异律。苍山上的绿叶就像空气,满目皆翠,却从未留意。当换了一个视角,俯下身去观察叶子的时候,才发现每一片叶子就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与生命逻辑。
从35亿年前原始的光合细菌到藻类植物,到4亿年前的裸蕨,到中生代裸子植物,再到现在的被子植物时代。以亿年为单位漫漫时长,通过自然选择,植物进化到了我们日常所见的一株小花,一棵青菜,一粒大米,微观每一个最小的生命,从种子的传播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繁衍生息,都是一场适应环境,争夺资源,保存物种的过程。老聂说,植物是很聪明的。确实,自然有只看不见的手,唯有适者,才能生存。
这是云南山野常见的荨麻,没被它刺过,就不叫山里的娃娃。阔卵形叶形,羽状网脉,特别之处在于叶缘的刺齿,有了这个尖锐的刺,牛羊不吃,药农不摘。无用倒也不是坏事。
植株的形态同样是种生存之道。最常见的交互互生,次第向上叶片,在枝干上顺序交互而上,这样既保证了营养的有效传输,又让生长重心不会歪斜。挺拔的姿态应该也是为了更多的阳光和雨水。知乎上有句名言是“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对于一株植物,一片叶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几十亿年孜孜不倦的进化,就是为了生存下来。古人伤春悲秋是有缘由的,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对于叶片而言,绝大部分就是短短数月的时间,就枯萎与坠落,然后又满怀信心等待下一场春雨。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非洲菊说,早晨一路过来,仔细观察的话,可以看到密林里有很多小鸟。惊讶于她的观察力,同样的路线,我没有看到鸟,以为它们都躲着人呢。世界在每个人眼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没有见到鸟,就学着听听鸟叫。安静下来,密林里果然隐约有鸟声。又或者,心静自然生出了鸟鸣。一如风动、云功、还是心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