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北欧慢时光
这个系列写于七八年前,专攻教育学的我,根据我的第一个孩子Mike的成长过程和自己的带娃历程,随手写下的心得和感悟。
如今,我家小三宝刚过两岁,我重新将这些当时随手记录的教育随笔拿出来翻阅,不光让我重又回忆起Mike小时候的模样,还给了我更多现在带娃的启发。
所以,我将这一系列旧文翻出来,加上我最新的思考,重新修改整理,集结成教育随笔系列,但愿能给新手父母们一些帮助和启发。
————分割线————
不管是谁,只要做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人见人爱,讨人喜欢的宝贝。
即使孩子在学习或是其他方面欠缺些,也希望他不要失了善良和爱。
自打Mike出生,我就开始关注亲子阅读。多年下来,我发现虽然是给孩子看的简单绘本,亦不明了读完之后,孩子究竟能理解多少,但每每陪着孩子读完后,眼眶盈泪甚至哽咽的却是自己。
或许是自己的泪点太低,也或许是这些看似简单的绘本用最简单的方式,告诉孩子也告诉我们家长,究竟什么才是爱!
如果爱是付出与奉献
那你一定不能错过《爱心树》(《The Giving Tree》)。
它是可以从2岁看到60岁,值得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备上一套的经典绘本。
“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
那棵全心全意爱着男孩的树,多像不求索取,只是奉献的父母。
那个小时候黏树,长大后有需求才回来看树的男孩又多像不能体会父母心情的子女。
给孩子讲的时候,我就是那个眼里只有男孩的大树。
可讲完,我却发现,自己仍是那个有事才回家看看的男孩。
每每读完这一本,我总是不能自已。
如果爱是放手
那一定得读读《鼹鼠与小鸟》。
适合2岁以上的孩子。
这一本并不是我买的,而是在斯德哥尔摩的国际图书馆借的。
这只小鼹鼠在出门玩的时候,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带回家后,爱不释手。
就算小鸟伤好后,他还是希望用笼子罩住小鸟。
小鼹鼠的爷爷带他到山顶想象自由飞翔的感觉。
终于让小鼹鼠明白:要学会放手,因为小鸟是属于天空的。
如果爱可以衡量
Mike2岁半以前,总喜欢摸着我的耳垂睡觉,当时我百思不得其解。
可后来无意中,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是因为这个故事。
“小栗色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他紧紧地抓住大栗色兔子的长耳朵不放。”
再后来,当我无意中问孩子:“你喜欢妈妈吗?”
他总是边回答边把手臂张得大大的:“喜欢啊,有这么多。”
猜猜我有多爱你?
不管是你问孩子,还是孩子问你。
你会怎么回答?
爱是如此抽象的东西,如何来衡量?
没关系,读完这一本《猜猜我有多爱你》
你就会知道: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
如果爱是轮回
或许每个曾身处叛逆期的孩子总会有离家出走的想法,
就像这只“逃家小兔”一样。
而每只“逃家小兔”在家以外的世界转了一大圈之后,
才会发现:原来家才是最好的地方,妈妈才是最好的慰藉。
当我们不懂事,无理取闹的时候,是妈妈包容了我们;
当我们在外受挫折,遇困难的时候,还是妈妈在背后默默支持我们……
即使你就是那只“逃家小兔”,
也请你别忘了,其实妈妈就在我们身后!
如果爱是学会爱和被爱
跟着这只绿青蛙弗洛格一起感受爱的奇妙滋味吧。
那是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到底是快乐还是悲伤。
神情恍惚,心事重重,心跳加速,忽冷忽热……
没关系,那不是生病,那说明你恋爱了。
不要介意给孩子讲这类的故事,
爱情一样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之一。
如果爱是不被世俗所容的爱情
就像弗洛格一样,如果他爱上的是另一只青蛙,这很正常。
可如果他爱上的是白色的小鸭怎么办?
到这里来找答案吧。
看看当《鳄鱼爱上长颈鹿》之后,他们是怎么做的。
一个小个头的鳄鱼先生爱上了一位大个头的长颈鹿女士,
他们从彼此陌生到相识相知。
因彼此相爱而生活在一起,却因为相互间的巨大差异而面临着许多的麻烦。
不过,他们并没有气馁,努力适应对方的生活方式——《搬过来搬过去》。
就算他们互相帮助和妥协,同时也要适应世俗的眼光,
但他们终于勇敢地携起手来,共同打造幸福的生活,
而且还给别人的生活带来了奇迹。
成了名符其实的《天生一对》。
这套书告诉了我们,也告诉了孩子——爱需要勇气、创意和包容!
看完了这些关于爱的温暖绘本,现在,你能告诉孩子究竟什么才是爱了吗?
或许,我们依旧说不清楚,爱究竟是什么。
但我相信,孩子也好,父母也罢,内心早存有爱的温暖了吧!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