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耳顺之后是耳熟,达成两者间过程还是大量听音。我是每天在英日法西四语间至少各花费一小时磨耳朵。中间用听外语歌或听大斌的《雪中悍刀行》来调剂。
各语听力素材己讲过,歌曲选择前面也谈及。英文听力素材可增加上图的《超感神探》,共7季,量大管饱。男主帕翠用心理学特长探案,特别是专业催眠的语音是模拟声音的范例。
英日法西四种语言切换,能否适应?开始肯定是听顺一门,再增加听顺一门,如听到感觉烦燥就停止,改听同语歌曲。尽量让耳朵逐渐适应频率。中文是低频语,日语略快,日常对话英语法语都较快,西语是高频语。发现老外为什么学中国话快是因为从高频降到低频很轻松的,而国人学外语说话慢是升频过程,要改变更多。从耳朵接收到大脑反应都要专门训练适应。听音的价值正在于此。
四语轮换听音时,想象在一个国际家庭成长,从小听四语,习惯就会接受,这是耳顺,不过也是我目前的极限了。开始模仿四语说话时,就是耳熟了。听外语一定听高频的,这句话很值钱。
外语听烦了就听《雪中悍刀行》,从高频降到低频,会发现大脑很轻松边听边想象画面。听这部小说一是作品精彩二是画面感強,要细品。
耳顺之后可以从辨形来提升外语水平。耳顺要过程,眼顺也要过程。先耳顺再眼顺,可边听边看。英法西词汇有大量相同类似词干,看词要了解中文意,大量看,此时不求记住,只求眼顺。先看大约一万词左右,据说是国外高中生词汇水平吧,也就是gre词汇量。不强求,在耳顺向耳熟阶段顺带去做。我目前就这样做,日文就先看顺日文字,不让自己眼生。看日文不难,连蒙带猜。哈哈!
耳熟的标志能开口说,《千万别学英语》作者也如此认为,不过他在听方面说的不透彻,自然很少人能达到说的水准。而且一盘磁带量根本够,大量听反复听本身对语音素材就有高要求,好语音是第一标准,至少听者愿听,百听不厌才能熟而生慧。能循环听歌因其好听,能反复听教材生硬无感情语音,是变态,也是大多人学不下去的原因之一。尽信书不如无书,我所说也要看者自己鉴别。正如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读句就是尝试张口模拟出这种语音,这是一种跨越,如同孩子开口说话般。没有家长要求孩子一开口说话就要字正腔圆,只要开口说就是成功。可以边耳听边脑读,再去学唱外语歌,再去模拟听力中感兴趣令自己兴奋的词句。
学一门语言学说什么话最快?当然是骂人话,你会发现小孩学骂人话很快,家长常说”不许说脏话”,其实是孩子学这种话很快。如我当年学说广东话,什么”仆街””衰仔””丢你老母”等听一遍就记得,也算是成人小孩都一样了。这都是很原始的语言本能,不要压制,应继续培养。《英语900》句等可以作为读句素材,如达耳顺,读法西几百句,脑中自有语音,可以很快读出,但不一定准确。想象自己是个刚说话小孩,不能要求太高,慢慢通过模拟相关音频纠音。可以学些音标知识,不过我没强行用音标给自己纠音,还是边听素材边模仿自然些。
耳顺到耳熟间,可以边听边做很多学习,不会浪费时间。从耳入手是个高效学习途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