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用第三视角来观察

用第三视角来观察

作者: 沐小依 | 来源:发表于2022-04-10 18:40 被阅读0次

    无戒学堂IP营打卡第283天,3095字,累计603597字。

    生活中有太多的经历之后,你会发现,我们只拥有一双眼睛,而这个世界却是多维的。

    如果我们能从多维度来看待问题,能从不同的视角来对待生活工作中的人和事,也许一切都将不同呢!

    事实上,在面对各种困境的时候,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往往是考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它不仅能帮助人们获取智慧、成就事业,还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拓展格局、化解烦恼。

    只是我们大多数人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总是习惯用原始的单一视角对待所有问题。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因为一个人,由于一件事,就会焦虑,难过,甚至影响我们的心智。

    可想想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其实本来就是多维的,而我们却只有一双眼睛。

    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物、任何一件事都是多维立体的。从每一个角度观察,都能得到不同的信息,就像我们手中的镜头,只要微微偏离一点或拉近、拉远,屏幕上的图像就会发生变化。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以最方便和最习惯的视角去观察事物,比如站在最方便的地方自然抬起手取景,咔嚓一声,就认为自己记录下了全部,事实上远远没有,我们观察到的仅仅是无数个角度中的一个。

    如果不能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很容易以偏概全地对待这个世界,然后产生各种偏误。

    所以自古就有“日久见人心”的处世箴言,因为时间久了,我们就可以在各种场景下多维度地观察一个人,观察他在各种情况下的反应,来全面的认识这个人。

    “也许”“可能”等表述。这真不是他们故意谦虚,而是因为懂的越多,看到的角度越多,就越知道用一句话或一个观点无法把事情描述清楚。

    换句话说,一个人的性格和脾气好不好,也取决于他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视角单一的人容易固执、急躁和钻牛角尖,而视角多元的人则表现得更为智慧、平和与包容。

    世界是多维的,而我们只有一双眼睛。我们每一次的观察、表达和行动,都只能影响这个多维世界中的一个维度。明白了这点,我们就能理解这世上没有什么神奇的招数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接触到的观点、方法通常只适用于特定的角度或范围。

    要想让自己变得更平和、更智慧,首先要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多维性,并把这个意识深深地刻在自己的脑子里,这样,我们方有自我改变的可能。

    用相机的概念来理解多视角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因为它还包含了另一层含义——相机本身的差别。

    就像你和我在同一角度拍摄摩托车,最终也会得到两张不同的照片,因为我们各自使用的相机的镜头、像素或对焦点可能都不一样。所以有些人拍出来的照片不仅视野小,颜色偏差严重,而且可能是模糊的,而有些人拍出来的照片则更真实。这说明,我们每个人因为生活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学识不同,所以在看待同一个问题时,理解层次和还原程度也不尽相同。

    比如有些人成年后和自己的父母越来越疏远,因为看不惯老一辈人的言论、习惯,接受不了他们对自己的关爱(干涉);很多儿媳跟婆婆不和睦,在带孩子的问题上矛盾不断;很多亲密的夫妻或情侣,也常常因为对同一件事存在分歧而相互怄气。如果我们知道出现这种情况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相机”和自己的不同,就很容易明白他们其实并非存心与我们作对,甚至他们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如果你确定自己的相机比他们的更高级,那就应该有“向下兼容”的意识——要么对其一笑而过,要么拿出自己的高清照片,耐心地向他们讲解什么是更好的,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对方拍出来的东西很糟糕。毕竟低层的事物不会也不能向上兼容,但我们通过引导,让它们不断升级倒是有可能的。如果自己也曾有一台“落后的相机”,那就更应该体会和包容对方的立场。

    时刻做好向上升级、向下兼容的准备。拥有这种心态,不仅我们自己能越来越完善,还能与其他人都合得来。

    这点在生活中倒是常常遇到,突然想到之前听过人是不可能知道自己认知以外的认知的!

    她就是那么些经历和见识,就是那么些格局和认知,你非要她或者他们达到教授或者圣人的格局和见识,那怎么可能呢!

    如果一味的跟他们去计较那些个鸡毛蒜皮,那么自己又是怎样的见识和视野呢,那不是就拉低了自己的层次!

    这么想来,生活中有太多的闲气根本没有必要去生啊,我不禁自嘲自己,这些年,我是生了多少不该生的闲气,影响了自己的心智,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啊!

    真是得不偿失,竟然为了那些莫名其妙的事情生气,实在是太幼稚和搞笑了!我不由得自己嘲笑自己了!

    况且每个人看问题的视角不同,选择也会截然不同。

    同样是半杯水,有的人哀叹“只有半杯了”,而有的人惊喜于“竟然还有半杯”。

    同样是挫折,有的人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有的人则认为挫折是上天给自己成长的提示。

    同样是工作,有的人认为自己是在给老板干活,所以能偷懒就偷懒,有的人认为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锻炼自己,即使没有回报也愿意尽力投入。

    这么容易生气。其实是跟自己过不去啊,原来生活中很多人很多事,只要我们换个视角,根本没必要在意,根本无所谓的。

    你跟一个婴儿计较啥呢,有啥意义呢!有的人看着像个大人,其实就是个婴儿吧!

    我怎么能拉低自己的智商,和这样的那样的一些个人和事去计较,真是自己的思维有问题。

    要好好改,要好好领悟!

    《反本能》一书的作者卫蓝曾这样描述路径依赖:当我们长期进行一种行为的时候,大脑会慢慢形成一个专门处理这个行为的“绿色通道”,所以当自己面临相似的场景时,大脑会对这种行为进行优先选择,并进一步形成自动化反应。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遇到烦心事的时候,会习惯性地启动情绪上的防御模式并陷入单一视角,而不是启动理智上的分析模式进入多维视角。要想拥有多视角能力,就要进行刻意练习,直到形成新的路径依赖。好在这样的练习并不难。遵守下面几个原则,自己就能逐渐摆脱单一视角的限制,成为生活的“摄影大师”。

    移动你的“相机”机位,尝试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比如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老人的角度、对手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仅凭自己的感受就直接认定孩子不懂事、老人不体谅、对手不讲理。

    在焦虑、紧张的时候,不妨假设自己是一个局外人,用第三视角来观察自己,你会发现自己的很多担心其实是多余的,因为别人并不是那么在乎你。如果陷入悲伤,无法自拔,那就假设自己处于十年之后,用未来视角反观现在,你会发现当下的悲伤没有任何意义,还不如收起情绪好好干活。

    是的,随着岁月的流逝,太多的事情都没有必要去在意,把所有的人和事放在人生长河中去看的话,那都是芝麻小事。完全没有任何必要去在意,焦虑,影响身体什么的。那就是傻到家了!

    这种多视角观察的能力其实就体现了元认知能力。

    我们不会随口说出刻薄难听的话,尽管自己可能确实很想说,但在话说出口之前,我们会在脑子里估计从各个角度听到这句话后的感受和反应,然后选择一个最佳角度,让所有人都觉得得体、舒适。和这样的人相处,又有谁会愿意给他添堵呢?

    有些时候我们之所以看不到一些角度,是因为自身学识不够,不知道有那个视角存在,所以要多学习,借助高人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很多优秀的书籍和文章都展现了作者看待问题的独特视角,你若摘取,便能向高人学习。

    更准确地说是保持客观、不臆断。很多人情绪不好,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做的假设当成了事实,在不确定对方真实想法的情况下,直接把情绪发泄了出来。

    情绪平和,就是要在交流时不戴有色眼镜,不带主观色彩,先想办法了解事实,搞清楚对方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无论是面对孩子、面对同事,还是面对下属和老板,都要秉持这样的态度。如果先入为主地抱持自己的单一观点,就很难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客观真相。

    《认知觉醒》这本书真想抄一遍,太有道理了!可是就怕自己看过又忘记,真想抄一遍,记住,运用,践行!

    作者简介:沐小依,宝妈,无戒学堂学员,塔罗师,喜欢读书写作,愿日日精进,提升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第三视角来观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av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