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毕业到现在,一直在房地产行业做人力工作。
由于整个大经济环境都不太好,房地产行业尤其不景气。去年年底,了解到很多房地产企业就已经在大批量优化员工,尤其是工程专业和成本专业。大市场环境下,年底能收到年终奖金的地产打工人,就可以偷笑了。
不禁感慨,薪资待遇在所有行业算得上是中上水平的房地产行业,现在已经不比从前了。
大批企业都不再拿地,大批量的企业裁员意味着市场上涌入了大量的工程相关专业待业人员。前几年,房地产行业还如日中天的时候,企业大量拿地扩张,招聘一个员工的周期大概是45天。现在一个岗位自招聘信息发布到人员到岗,基本上30天的平均周期就可以完成,可以说是比较轻松了。
早几年发布一个工程师岗位的招聘,薪资待遇水平超过市场大概20%,但是应聘简历的质量和数量都令人堪忧,那时候很少主动投递的简历,于是就总得想办法主动去别的公司挖人家墙角。面试成功到谈薪环节还得想着办法满足应聘人的要求,稍有不符合预期就能马上谈崩,完全是卖方市场。
而现在,基本进入买方市场。前几天,因公司岗位空缺,我在同城的地产HR群里发一个建筑设计师岗位的招聘信息,发布信息之后的10分钟,微信添加好友的申请,已经刷屏了,都是来投递简历的,投递简历者数量惊人,且简历质量极佳,不乏重点大学毕业的,很多求职者甚至是全国地产行业TOP10公司的。
我窃喜,这下绩效不愁完不成了,房地产行业HR的春天来了吗?可是简历推送给领导面试,却碰了壁,不是领导不满意,而是领导总说再对比看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反正现在找工作的人那么多。原本催得十万火急的招聘,这会儿却又不着急了。领导所谓的更合适的,无非就是:既能满足岗位需要又能最大程度节约用工成本,而当前找工作的人这么多,这个候选人薪资谈不拢,后面排长队的还有一大把。
再细想想,似乎觉得危机感重重。突然觉得有这份工作,且工作了六七年,虽然涨薪幅度很低,但是已经要知足且偷笑了,起码这饭碗还在手术端着。我和先生都在房地产行业,琢磨我和先生这万一要失业了,要再冲进一家房地产行业,恐怕也难了。且不说这大环境下有没有岗位空缺,即便有空缺,肯定也得过五关斩六将,毕竟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房地产行业的寒冬,不知何时才能结束。
只是冷静地再想着,作为打工人,不管是在任何行业,还是得有两把刷子。只要你有真材实料,即便是买方市场,也还是会在茫茫就业大军里遇到伯乐。所以,还是加油提升自己、投资自己吧,让自己的经历值钱,就一定可以闪闪发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