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叶片能够制作成风靡全球的饮料。因此,茶树叶片的质量与品质安全备受人们关注。茶树四季常绿,茶园生态环境相对稳定,易于茶树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据统计目前我国茶园病害约有160多种。茶树病原菌的侵染,尤其是叶部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着茶叶的产量与品质。茶树致病菌种类繁多,近年来在我国茶叶植保工作者的深入研究下,陆续发现报道了许多新的茶树致病菌。茶树致病菌的分离、鉴定是分析茶树病害发生流行规律的前提基础,是茶树病害制定综合防控策略的必要条件。同时,为我国农林产业“两减一增”战略实施,开展茶园有害生物的安全、高效、绿色防控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近期,Beverage Plant Research 在线发表了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宋传奎教授团队题为First report of Muyocopron laterale causing a new leaf disease of Camellia sinensis in China的研究论文。
研究人员从安徽茶园中发现一种新的茶树叶部病害症状,发现了Muyocopron laterale真菌能够侵染茶树叶片,引起茶树罹患叶枯病。该研究通过收集茶树病叶,利用传统的植物病原菌分离技术,分离获得了数十株真菌微生物。然后通过开展柯赫氏法则验证,明确其中一株病原真菌(AH-2020-A52)为茶树叶枯病的致病菌。将AH-2020-A52菌株通过形态学鉴定结合基于18S,ITS,TEF-1α等多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Muyocopron laterale。本研究报道了M.laterale 是茶树叶部病害的致病菌,该研究将丰富茶树病原菌的种类,拓宽茶树植保人员对茶树叶部病害的认知,为茶树叶部病害的综合防控提供研究基础。
Figure 1. Muyocopron laterale (AH-2020-A52).
Figure 2. Phylogenetic tree generated by Neighbor-joining analysis based on combined dataset of 18S, ITS, and TEF1 sequence data.
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姜浩副教授为本文第一作者,宋传奎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0207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601103)以及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202004e11020006)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48130/BPR-2022-0010
Beverage Plant Research是一本开放获取的期刊,致力于传播饮料作物领域研究进展,专注于发表本领域原创研究文章、综述、评论和观点。主题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饮料植物生物学、品质与化学分析、饮料植物与人类健康等。本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与Maximum Academic Press联合出版,期刊主编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院士与美国星巴克集团Brian Schaneberg博士共同担任。
期刊官网:
www.maxapress.com/bpr
投稿链接:
mc03.manuscriptcentral.com/bevp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