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费曼学习法关于与学习建立强联系的部分:
第一,论证学习这门知识/做这件事的必要性。
深入论证目标的合理性:“我真的需要它吗?”“为它投入时间和金钱是否值得?”“我是否还要再想一想?”
第二,确认规划与目标的实质联系。
仔细确认规划的可行性:“我的学,习计划与目标的匹配度是多少?”“对我而言这个计划是否可行?”“有没有更省时高效的方法
我觉得特别有感触,今年的新年计划制定比以前详细,但是,半年过去了,我都有点不敢复盘 ,因为,一看计划几乎都没有实施。从学习角度来看这两个部分:
1、关于心理学书籍的阅读《心理学与生活》《妈妈及生命的意义》当初订这个目标是因为我觉得我需要学习可是,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我是否真的需要它们。答案是需要的,但是不是迫切的需要,因为关于妈妈及原生家庭,心理学与生活这两本书对于我来说,理论意义大于实际需要,我现在迫切的需要是能够实际运用的理论知识,使用理论来指导我的工作,通过理论的学习来对于咨询中的普遍现象进行归纳和归因,从而更好的理解来访者,既要站在来访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又要站在中立的角度去看待来访者的种种行为,去理解这行为背后的语言和诉求。所以,我其实现在需要阅读的书籍是《个案概念化》《精神分析临床案例分析》这两本书,之前的目标订错了,所以,才会读一读,放一放。没有和学习建立强联系。所以半年复盘需要重新选择读书。
第二步,建立规划和目标的实质联系
这一步我觉得我订的目标比较不合理,每周一篇RIA便签,首先不说自己是否能够把RIA便签写好,能不能完成都是问题,首先,心理学实用类书籍以案例为主,如何提炼出1234非常困难,需要有很强的实践经验,而且,自己的I便签,其实也没有任何定论,由于涉及来访者隐私,所以不适合写出来公开发表,而不能公开发表,我就没有动力去做,所以,我的规划要更改,我需要的是每次咨询结束后的总结和记录,所以,我需要的是按时,尽可能完整的记录咨询过程,在过程中总结和寻找治疗契机。所以,我的规划应该改为,每天阅读20分钟,寻找和自己咨询相关处,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且下一次咨询可以提前看一看,提醒自己注意关注相应的焦点。
这是我半年调整的方案,其实总结下来,这半年来看了不少书《心理学与生活》已经看完,还看完其他的书《生活的困境》《中国哲学简史》《三分钟哲学》《每一天梦想练习》《精进》《只管去做》等等书籍,我觉得还是完成了既定目标的,只是有些部分需要调整。
看了这一部分,我可能需要时刻记住这两点,建立起与学习的强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