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经典有深度的书,哪怕是十多年二十多年,甚至几百千,几千年前写的,都会有百看不厌的感觉,即使是不经意间的随手翻一下,看到其中的某段话,也会有被打动和治愈的感觉。
比如,最近看的《经典中医启蒙》这本书,主体部分的内容是源于2014年的《经典中医概论》课程。距今已经将近10年了,但是现在翻阅,依然触动很多。
似乎每一段叙述的文字中都藏着唤醒读者内在的力量。
所以,看完了一遍,还想再看。
现在看书,没有抱着某种强烈的目的,选择阅读的书籍,也逐渐都是听从内心声音的指引。这样,看书的时候,带着谦卑和恭敬之心,身心是合一舒畅的。
对于一个人来说,先天的身体素质是与生俱来的,源于很多不同的因素。除了先天的部分,还有后天的部分。
而后天的几十年对身体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质的好坏。
记忆中,小时候体质不十分好,即使有胖的时候,也是虚胖,肌肉就像一个蓬松的馒头,捏一下就软下去了。然后又戴上了鼻炎,低血压,贫血,易疲劳,记性差的帽子,好多年,都重复着这个体质模式。
如果由此不再想着去改变,没有合理的运动,不强化肌肉,也不去徒步,不捍动固化的观念,不结交爱运动,阳光型的朋友,那么,可能余生,这个身体格局就定下来,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只会越来越虚弱和糟糕。
这本书里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能量不够,身体虚弱的人,往往习惯于以“虚”的态度和“回避退缩”的方式跟社会交流。相应地,外界也会以对待“虚弱者”的方式来回应他。虚弱相的人,容易安于固化,不易改变。这个要注意。
也许,身体和心灵的虚弱状态是同步的,这段话又让我想起小时候的性格上的倔犟。遇到一问题,习惯性地用一刀切,扭头就走这种犟的方式去对待,这样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退缩到一个角落里,然后在遇到另一个问题的时候,想迸发力量,却发现自己又只是“轰”地从这个角落冲到另一个角落。
渐渐地,发现好像哪里都不对,只能缩在角落里。
如此循环往复,以缩起来和固化的态度与周围的人,事,物交流,现在明白了,其实这也在一种“虚弱”的表现,而且会让自己更弱。
在书中,看见自己的不足,怀着臣服,喜悦和感恩的心去接纳此刻的照见。
看一本好书,就像听一位智慧老者,在循循善诱地述说,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和天地间亘古不变的道,寻找内在的莲花与光明。
现在,每天早上练瑜伽,拜日的动作是必练的。当面向太阳,双手合十,以虔诚的心面对太阳和自己,到弯腰前驱指尖点地的时候,感受到了开始向自己臣服,向自然臣服。
每一次的臣服,又是新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