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离开家的那天,天边飘着小雨,正好,看不出脸上是雨还是泪。
和朋友约着一起回学校,爸爸妈妈陪她在车站等着。
其实她本可以一个人进站等,但是上一次的经历让她记忆犹新:
安检区域离候车室有一段距离,没有车票不能进安检区,可以在栏杆外远远的看着,这便是一个聚集泪点的设计,实在不招人喜欢!
她一个人拿着行李箱进去排队,这边刚和爸妈道完再见,那边他们就麻利的跑去栏杆外,远远的伸着脖子在那看着她。
她挥手示意他们快回去吧,隐约传来看管好自己的东西之类的话,不住的点着头,一转身,泪眼朦胧。
从那以后,她再也不要一个人进去,和同学一起进,分散注意力,也许会好一点。
02.
所谓成年人的作风,明明舍不得,却要装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其实彼此心知肚明。
一次离开家的时候,我妈在车站拉着我要照相,我们自拍了几张,然后继续聊天。
一会儿,她走到离我不远的位置,左右移动,举起相机又是一阵咔嚓咔嚓,还时不时叫我看着镜头,好好配合,周围的人笑着看着,我有点不好意思,可还是配合的照着做了。
她的动作持续的越久,我的心理防线就越来越脆弱,一瞬间,眼泪没出息的冒出来了,我赶紧的假装打了一个哈欠,然后说,困了困了,借势抹去眼泪。
我不是一个爱哭的孩子,可是多少次离开家都没有锻炼出我应对离别的强大内心。
03.
离别是个少儿不宜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
大人们能够掩饰自己的离别愁绪,可是小孩子不行。大人们拼力维系着一根紧绷着的弦,却不料被孩子们的哭声硬生生的拉断,然后便倾泻如泉涌。
听我的同学讲离家的故事,她的家中有一个三岁的小妹妹。离开家之前全家的气氛恰到好处,安静祥和,一片大好。
而就在上车的前一刻,小孩子有动静了。
三岁的妹妹冲过来伸出手,紧紧的拽着她,哭着喊:姐姐不要走,姐姐不要我了吗?说什么也不肯放手。
这样的情景,再强装淡定的人也忍不住了,一家人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最后她哭着上了车,哭着说再见。
04.
那么多离别的场景,那么多分别的背影,既然这么伤感,为什么我们还要回家?
我来列几个理由,其他的,由你来补充吧。
首先,我是一个独生子女,牵动着一家人的心,我不回来,他们的心也放不下来。
我不知道不在家的时候,他们是怎样的一番生活,我知道爸爸妈妈感情很好,两个人亲亲热热欢欢笑笑的,好奇他们的二人世界是怎样的,哈哈。
但是我还知道,每次回家的时候,他们前一晚上睡不觉,一是想早点看见我,还有一点是担心我路上有什么事情。无论什么天气,严寒酷热,拥堵车况,没有说一个不字,总是提前一个小时在那里等候。
我记得奶奶说,孙女回来了,家里好像又热闹了很多,我的归来就是送给家人最好的礼物。
其次,家是内心温暖的栖息地。
不管在外闯荡多么辛苦,多么不如人意,回家的时候,心便找到了可以停靠歇息的地方,家人是最坚强的后盾,家是最温暖的港湾。
接着,每一年回家,都是一次成长的计时牌,准确的说是岁月的倒计时牌。
回来一次,长大了一岁,这意味着什么?家人们又老了一岁,在一起的时光又少了一年。
我得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因为仔细算来真的没有多长。
现在能做的就是用成长的速度去追上父母变老的速度,能做的就是回家的时候,收起坏脾气,耐心的陪着他们,这也是我回家的意义和价值吧。
最后,家乡还有一帮从小长大的朋友。
我有六个发小,上大学后各奔东西,每年放假都会聚在一起,聊聊近况,谈谈生活。
大年三十的晚上一起放孔明灯,是我们不成文的惯例。把愿望写在灯上,举着它直到热气充足,灯罩鼓起,愿望和梦想也从随之升腾。
20多岁的人了,凑在一起,还是像小孩子一样玩闹。
再寒冷的天气都会被彼此的热情感染,再遥远的距离也会被心中的惦念暖热。
05.
我们总是希望好好相见,却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方式告别。
车站机场是离开家乡的最后一站,可是别忘了,他们也是相逢的地方,是你下车回家的第一站。
不如换个角度想一想,离开是为了更好的相遇,这一次离开,下一次要以另一番更好的姿态站在他们的面前。
所以啊,离开家那么难过,我们还是要回家,既然知道自己早晚要回家,那就别难过了哈。
祝,回家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