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这样读书就够了”的便签学习法:培养全新的思维模式。
1.解读知识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诠释 用自己的理解,解释书中知识。不能直接摘抄书中原句。
读到这里我才明白,为什么之前读的很多书感觉懂了其实明白。之前我的读书方法就是记住作者的原信息,并没有真正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能描述。做的读书笔记都是摘抄和归纳书中重点知识。原来我的之前的读书方法是连诠释的层次的达不到。
我的这样的学习方式是试图原封不动的记住书中内容,没有真正的理解和解读。对此费曼说了一句话“凡是我不能创造的我就不能理解”。今天我也能深刻的理解这句话,凡是我不能重新诠释的知识,我就不能理解。这也在用另一种角度说明,为什么输出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为了输出我们在输入的过程中努力真正弄明白书中知识。
2.知识内化 新知识和旧经验以及旧知识建立联系 反思 举一反三 知识网格
知识内化是我们学习的关键,没有内化的知识说白了还是作者的过段时间我们会忘得一干二净。记得成甲在“好好学习”中提过,事实上内化成能力的知识,是最忘不掉的。我们的大脑不擅长记住孤立的知识点。大脑的记忆靠的是将信息和旧经验联系在一起。所以,要做的知识内化必须得在新知识和旧知识建立联系。构建知识网格。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
而且提出这个观点的不止是成甲一个人,精进的采铜也强调知识解码和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的观点。李叫兽在知乎上回答如何建立知识体系中第一条就是举一反三,学到某一理论时他第一时间就会问自己我之前见过的那些事情可以用这一个理论说明。这不是今天的新知识和旧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吗?
想到这里我也渐渐明白,原来学习能力高的人都有同样的学习习惯和规律。这应该也是成甲说的临界知识,而是学习的最重要的底层规律。
3.行动规划 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践
学习的最根本的目的和目标就是实践。读了再多的书,学了再多的知识。不能改变行动,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实践。一点价值都没有。
反思我的学习之后的真正应用,想起上个阅读了关于复盘的书。用心做了读书笔记,也实践做了2019年上半年复盘和6月复盘。学习之后立马应用起来了。就是有一点小遗憾,没能持续坚持。从这个星期一定要坚持做日复盘和周复盘和月复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以上三点是作者提出来三个观点用我的理解整理的便签学法的三个重点。
我个人觉得再加上一点,寻找知识原始出处,也就是寻找知识的源头。
这4点会是学以致用的关键也是学习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底层逻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