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对孩子学习的催促,想必家长们都不陌生。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玩就焦虑,恨不得孩子时时刻刻在学习;有些家长看孩子磨蹭,就忍不住催着孩子快点完成作业。
家长们觉得自己是为孩子好,才想着督促孩子学习,不然难道放任孩子玩却不管吗?
但站在孩子的角度,如果家长经常催孩子学习、写作业,孩子会觉得自己不被信任,“难道我自己不知道要学习、写作业吗?”
因此,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越催,他越不做,越催越慢。
从另一个方面,它传递给孩子的一个信息是:
“在父母眼里,学习比我重要”,“父母只喜欢爱学习的我、作业做得又好又快的我,其他的我是不值得被爱的。”
于是,孩子和父母之间会渐渐产生距离,不听父母的话、不愿对父母敞开心扉。
孩子不是不喜欢学习,而是不喜欢父母的说话方式。
在这个问题上,家长可以和孩子立好规矩,比如每晚放学后先写作业再玩、周末有固定的学习时间段。
在此基础上,家长就不用一直盯着、催着孩子,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让他自己安排作业和学习,有充分的自由空间,孩子才会产生自觉、自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