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即理
王阳明早年求学便是立志成为圣人,所学都是为了这个目标,虽然一开始被人笑话,但是也只有高远的志向才能成就如此,有言“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下”就是这个道理。王老师跟着儒家学说、大家的学说去修行,其中根据朱熹老师的“格物”,在外求圣,盯着院子里面的竹子,格竹子格到都吐血了,格到朋友都跑掉了,还是没有得到成圣的理。从此开始怀疑,转战了很多战场,道家佛家都有涉足,最终在“龙场”这个地方悟道,在当时这里是一个野兽毒虫出没,极其偏僻的地方。
您想,王老师岁数也不小了,然后被贬至“龙场”,还被人雇凶追杀,靠着装死躲过之后,去“龙场”这个小地方上任一个小驿站站长,在“龙场”这个地方,甚至听说他都躺在棺材,去想象死亡。突然有一天晚上,汗如雨下,咣的一声悟道了。就是悟得心学的第一要义“心即理”
原来啊,一直在外求理是求不得的,比如说,这个东西在我眼里是这样,在其他人眼里又是别样,那哪个是理呢?再比如,我们都说鬼吓人,可有几个人是见到了鬼,然后被鬼吓到的?不是鬼使得我们害怕,是我们心里想着这鬼会把我们吓到,事实就是自个吓了自个。再比如,我们坐着飞机,刚好飞过海平面的晚霞,这景多让人美啊,可如果我们是在坐飞机赶向某些非常紧急的事情呢?我们还会去欣赏那美景吗?这外在的美景,在我们心里还会美吗?因而理不在外边,恰恰在我们心里面。
心即理的延伸,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圣人,吾性自足。因为每个人都有心,心就是理本身,所以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修炼内心而成为圣人,在通往圣人的路上,使用我的自性就足够了。这个说法,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哇塞,原来我也能成为圣人啊。但是心是什么呢,是心脏吗?不是的,如果是心脏,那么患了心脏病的人我们就说有心病,心不好了吗?或者一个人明明活着,又怎么会说,我心死了呢?
我理解的心是内在的本我,灵魂,潜意识这么个东西,他绝对不仅仅是指我,不然我们又会问,我是谁?是“我的名字”吗,那别人也是这个名字呢;我们都知道人的细胞会自动更新,那我身体所有的细胞都更新一遍之后,我还是我吗?或者说小时候的我,跟现在的我,是同一个我吗?因而,在理解了心即理,人人皆可成圣,吾性自足之后,王老师又说了心学的第二个要义“致良知”
二、致良知
我们都说人要有良知,或者你的良心是不是被狗吃了,你这个没有良心的人。良心,或者说良知又是啥,为什么会跟心有关系呢?
我的理解是,人就是一团欲望,作为生物的欲望,你看性欲啊,食欲啊,都是为了生存,繁衍下去的生物自我保存遗传的基因所决定的,就是为了保证基因本身能够一直生存下去的不可剃割的欲望;再有就是人独有的作为高等生物的欲望,你看比如虚荣心是欲望,比如骄傲的傲心是欲望,那些可以给个总称叫做“名欲”,据说也是很容易被忽视,普遍存在的欲望呢。甚至王老师有说,闲想思绪也是欲望,自此回想其我以前总是爱幻想我可以怎么怎么样,我怎么闪亮登场之类的,真的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满足了自个的欲望,然后却没有真正地去寻求进步,这确实是一大块欲望呢。欲望这个东西就是没有得到满足,就很痛苦,得到满足就很无聊。
而良知,良心,良知心,我理解就是,去掉了欲望的内心,没有欲望的内心,这样的一个良心,能够在事情发生时让你快速察觉事情的真理,不会被无谓的思绪所阻隔,如果我内心满是虚荣,很简单,在登台演讲或出现在公众目光之时,你要么紧张,要么很作。如果我没有致良知的时候,没有办法给事情做出正确的决策,当大难临头时,我们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而是会去想,以前怎么没有想到,总是怪过去的自己或者怪别人,因为在当时我们自个心里明白得很,当时我们内心满是欲望,并不是良知所做出的决策和选择,因而才会觉得惋惜或者推卸责任。如致良知,我们心里明白,即使是真的错误,我也会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本身,用致良知的内心去感知事物的动向,我觉得可以简单地把时刻致良知的最终结果总结为“心安”。静能生慧嘛。
而致良知这种说法的好玩的地方,我觉得他有一个动词,就是你得致,知道吧,不否认欲望存在的真实性,也不否认人人难以摆脱欲望的事实,我们需要用致这样的做法才能达到良知。佛法上,应当是“戒”吧。
心即理,致良知,用良知之心去感应真理,内心所动之处,便是良心在告诉你有不妥的地方,内心所动之时,就是良心在告诉你现在有东西是要你注意了的时候。
所以回到心是什么,我一直的想法是,心其实就是我们的感觉,他不是痛觉,不是嗅觉,不是听觉,不是味觉,不是视觉,它是内心的感觉。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用嗅觉来说说看,我们为什么闻到肉是香的,是因为肉所含有的能量更加轻易地维系我们机体的生存,我们自个基因遗传出了闻肉而香,为什么闻屎是臭的,是因为屎所含有的大量细菌,人吃了是要命的,因而基因自个遗传出闻屎就臭,如果闻屎就香得多恐怖啊。意思就是,肉本身并不具备香的属性,屎本身并不具备臭的属性,之所以有香臭的嗅觉,完全是基因的选择而已,它的目的是为了机体更好地生存发展。如果对此有怀疑可以想想苍蝇,它必然是在屎里获取更多适合生存发展的元素,因而苍蝇闻屎肯定是香的。而心,必然是为了机体更好地生存发展所给予人对事物产生超越大脑认知的这么一个东西,不然你再想一个问题,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连科学家死亡之后都要保存大脑,那么“大脑最重要”这个信息,是谁给到我们的,那是大脑本身啊。心,我就理解为感觉吧。
三、两个“心即理,致良知”的小事
我打小是个自卑的人,内心欲望很重,比如我会想要同学们一切吸引注意的东西,好看的毛衣,我特地让母亲按照我的描述去缝织。看到女同学在走廊我会很紧张,我自个总是觉得会是个焦点,事实上人家根本不在意,然后我走过去,其中一个女同学伸手抓一下自己的脖子,我身体不由自主地做一个闪躲的动作,我以为她要打我知道吗?尴尬死了。还有我记得我小时候笑起来特别难看,因为我很刻意地去控制脸部的肌肉,就按我想象中会好看的样子去控制。我还很骄傲,一丁点的事情,一点点的成就,我会自个关上房门陶醉很久,我觉得我来到世界就是要有所作为的懂吗,我就是来拯救世界的那种感觉。
所以这样的这么一个打小成长的我,出来职场那是吃了不少亏,第一份工作,面试演讲,我竟然上去发表一番感谢,因为我觉得我这样的人是不会收到面试通知的,所以我要感谢公司,用脚趾头想都知道那次面试我没过。在事业发展期,很幸运我成为广州唯二之一个被派去长沙总部参加培训的员工,然后那个讲师也很套路,课程最后一天说每个人都要发表演讲,而我是有舞台恐惧的,但是我想早死早超生嘛,然后第一个把手举起来,上到台上全身哆嗦了好长时间,最后还是大家的鼓励和讲师的圆场帮我度过了那次所谓的演讲。
这些事情都是源自内心的不自信,当我一遍遍地去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的时候,进步很慢,虽然到了后边有了更多需要我上台给客户给员工讲话的机会,但是想要有好的效果,我得一遍一遍地练习练上百来遍,得在脑子一遍一遍地去模拟。外人眼里已经是工作狂,贼负责了,但是我还是很怕,也不知道怕什么,总是莫名的不安。而当开始有意识地去关注睡眠,不是单单把时间花在学习,而是每天临睡排除自己的欲望,然后跟自己好好聊聊天,把时间花在更多的与自个的对话和思考的时候,回想一天而来,什么时候仍然让我心动不已,我觉得我变得自信了很多,这也是很多朋友对近年我的改变的描述,再站到台上的时候,不再是去想,大家是不是满意,有没有表现得足够的好,而是自个表达我自个内心的想法,有更宽广的内心,甚至可以接受不同的意见。
第二个小事是,有段时间在创业,经常出入酒吧等夜场,身边女生经常换,总感觉内心十分不安,直到朋友给我说这个现象,内心不安的感觉更严重了,茶饭不香那种,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想通了,我得为这个事情开心才对,内心不安,不就是内心告诉我,这么做是不合适不合理是要遭殃的吗,这是内心在保护我啊。天啊,我的内心还知道用不安,来告诉我事情不妥,而不是男女混乱还心安理得,这真是一件欣喜的事情了。自此也就抛掉了所谓的应酬和玩耍了。
四、为什么要成为圣人?
我的目标就是当一条咸鱼,为什么要当圣人啊,好吃懒做多舒服啊。其实我也很喜欢当一条咸鱼的,我近年的目标就是当一条积极的咸鱼,人说努力很辛苦,那是因为这类人从来没有努力过,从来没有尝到修炼的甜头。也有人说,我们这么去致良知,克制所谓欲望,很难受,人不就是欲望的动物吗?我不想做圣人了。其实圣人是别人封的拉,哪有人自个封自个是圣人的,所以我们的目标姑且别谈成圣不成圣,我们就说说,为什么要做内心的修行吧。
其实前两个我自个的小事应该说的很明了了,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总结。在看《次第花开》这本书的时候也有讲到佛教的一个观点,你看藏地佛法如此盛行,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灾难呢,你有这样的疑问,那是因为你没有见过藏地人民经历过灾难之后的表现,是如此地,一贯地祥和平静。把佛法与心学一起来说,是因为明心见性,我信心,也信佛在心里,两者在我看来长得一样,所以一起来说了。我们做内心的修行,不是为了成圣成佛,它也不能为你赚大钱,她能够给你的是“心安”,心安理得嘛,古人其实早就说过了,内心安定,不管多大的事情,也能够不动如山,随心所喜,随心所哀,从心出发。以此为基准,你想,得到了也不会被所得所迷惑,没得到也不至于锤胸口,甚至失去了,你也还感觉得到,我心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