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王阳明心学的误解

作者: 心学和性格 | 来源:发表于2018-12-30 13:04 被阅读9次

关键词:心学 心学的错误 王阳明 王守仁 王阳明心学 良知

  • 心脏不具备思考的能力,所以心学的名字就不对,心学就不对。
    【纠正】
    相同逻辑推导:
    心脏不具备思考的能力,所以心理学的名字就不对,心理学就不对。
    还有像“伤心”“心情不好“没心没肺”“心乱如麻”“心安理得”“心猿意马”“心花怒放”“无心插柳”“良心何在”“良心喂狗了”等词语都不对了。
  • 程朱理学和心学是要人“无欲”。
    【纠正】
    说这种话的人是没看过原著就脑补发表评论妄言。包括朱熹在内的程朱理学和王阳明的“无欲”,是要去掉人坏的欲望,理论证据见朱熹说: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4]

王阳明说:

而佛氏(佛教)著在无善无恶上,便一切都不管,不可以治天下。

问:“释氏(释迦牟尼教)亦务养心,然不可以治天下,何也?
(王阳明)曰:“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工夫。释氏却要尽绝事物,把心看做幻相,与世间无些子交涉,所以不可治天下。”

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5]

现实的证据是朱熹和王阳明都是入世的人,在当时的政府为官,没有像佛家自创始人释迦牟尼和及僧团成员就开始的绝色、绝家出家或像道家自奠基人就有的那样在深山老林里面避世,当然就不是“无欲”了。

扩展阅读:
辞典对于“人欲”“欲望”的解释问题

  • 心学是解放人性,解放天性。
    【纠正】
    解放人性这个在《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那里就说[6],他理解有误。
    心学里“心即理”的这个“心”是良知或致良知+正确见闻而达到的良心状态,而不是不用改变的人心,王阳明也说:

人心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失其正者即人心。

“知行合一”的这个“知”是良知的相对状态,同样而不是各种本能参杂,没去私欲的而发出来的直知,不是“人性解放”,(抢建)、自然主义、排外主义、民族主义、喷子是“人性解放”,但不是“知行合一”,不是致良知,不是心学提倡的。

认知圣经《妄人列传之康有为》、高晓松《妄人列传之康有为》优酷视频。
好色、好(私)利、好名的康有为“全性而发”是个例子。

  • 心学的核心是“知行合一”
    【纠正】
    我看最多人说心学就说“知行合一”,但是去私欲,致是非之心良知,才是心学最重要和最高级的部分,有后者自然有前者(“知行合一”),而且后者好才能尽量让前者好。
    如果人没有去私欲就去“知行合一”就失去本来的要求了,属于“解放天性”,而且心学主要不是针对行动力不足而研发的。 ​​​
  • 王阳明说“不假外求”“心外无理”,是要人不学知识。
    【纠正】
    心学说“不假外求”,不是要像某些佛学一样不取“外境”,而是说人最高辨别是非的办法良知就在心中,不用外求良知。
    什么是外求良知?像以外人或某本书的是非为是非,而不是以自己良知辨别出的是非为是非。如个人崇拜,以某个知识分子、伟人、明星、“女/男神”、领导、老师、父母和老婆说的话为是非标准。又如以(耶和华)《圣经》、(穆罕默德)《古兰经》、(老子)《道德经》和(孔子)《论语》书中所说的是非为是非,预设书中所说都是对的,放弃自我良知找其漏洞的思维(也不是反过来做“杠精”),放弃独立思考能力。
    如果说外求,外求或者说增加见闻或者说知识是必须的,王阳明如果没读过书,写不出《传习录》,没练过字,也写不出那么好的书法。
    同上,心学说“心外无理”,不是说要将后天听到的道理排除在外,而是心大到外面没有道理,看到的就承认它是在认识的范围以内。
    心外无事和心外无物自然就不是故意关起门、闭起眼和塞住耳朵(有些类似于中国的成语“掩耳盗铃”),不关心外面的世界就不存在。
    这些看王阳明的行为也能知道。

扩展阅读:
见闻是“口耳之学”吗?

  • 心学是禅宗/佛教/道家。
    【纠正】
    陆九渊自称学习儒家的孟子学说创立心学[7][8],心学的核心理论是“去私欲,致良知”,与儒家朱熹的二分法“去人欲、存天理”很相似[8],《传习录》多次记录王阳明后期自称“吾儒[9]”,证明他认为自己也是儒家,儒家权威的孔庙也加入了他的形象。
    正史《明史》也称其“谓宋周、程二子后,惟象山陆氏(陆九渊)简易直捷,有以接孟氏(孟子)之传。”[10]
    王阳明心学是集心学、理学之大成,或者儒学之大成,王阳明已知精通佛、道、兵法、书法,而不是“集儒、释(佛)、道之大成”。
    王阳明有不少批评道学和佛学的文章和几首诗,[11]说是禅宗的证据是什么?
    道家要求无为或假无为真有为,儒家和心学都是有为,如四句教的最后一句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 说王阳明是圣人,但王阳明有错,所以心学不对。
    【纠正】
    有正常寿命的人类谁没有错的?老、释、孔、孟、墨、韩、荀、朱、马都有错,所以他们中间没一个圣人,巴菲特、彼得维奇、比尔盖茨、乔布斯也有错或犯过错,他们的学问都是错的吗?

扩展阅读:
圣人不是不犯错

  • 明朝灭亡了,所以心学不行。
    【纠正】
    中国每个朝代灭亡时都有用汉字,是男人执政,都是(管院)管理的,都是有(正负),所以这些是不行的吗?
  • 心学没有救世之策,明朝灭亡了,所以心学不行。
    【纠正】
    赵彦、孙承宗、袁崇焕有救世之策,崇祯皇帝不用,所以他哥三就不行吗?

  • 心学的弟子不行,所以心学不行。
    【纠正】
    哪个学派的弟子都行的,你创建个学派以后弟子都行吗?


(欢迎您在简书点关注支持我,都是干货)

来源及释义:


  1.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唯心主义,台湾教育部。

  2. 《现代汉语词典》/唯心主义/第1354页。

  3. 《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4/唯心主义/第2197页。

  4. 《朱子语录》/卷13。

  5. 王阳明 等《传习录》

  6.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的财富,他吹响了人性解放的号角,引领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7. 《陆象山集·语录》“詹阜民问:‘先生之学亦有所受乎?’(象山)曰:‘因读孟子而自得之。’”

  8. 清·张廷玉等《明史》/列传第八十三 王守仁:“谓宋周、程二子后,惟象山陆氏简易直捷,有以接孟氏(孟子)之传。”

  9. 《传习录》“吾儒随物而格之功不同。吾若……”
    “吾儒着相,其实不着相”
    “如吾儒有个父子”
    “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

  10. 《明史》清·张廷玉 等/列传第八十三 王守仁。

  11. 认知圣经《学了二十年的王阳明对佛学、道学的批评》,2018年。

相关文章

  • 对王阳明心学容易有的误解

    关键词:心学 心学的错误 王阳明 王守仁 王阳明心学 良知 对王阳明心学容易有的误解: 心脏不具备思考的能力,所...

  • 对王阳明心学的误解

    关键词:心学 心学的错误 王阳明 王守仁 王阳明心学 良知 心学是唯心主义。【纠正】唯心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意识...

  • 没发布新文章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这篇文章见解深刻、独到,对王阳明心学有较深的理解。大致明白了心学的智慧。...

  • 对心学的误解

    关键词:心学 心学的错误 王阳明 王守仁 •心学是唯心主义。 【纠正】 心学不是唯心主义 王阳明心学的心外无物和唯...

  • 中华文化笔记34,心学的思想脉络(之二)

    二、心学大师王阳明 陆九渊的心学经过明代陈献章传至王阳明,由王阳明大成。王阳明熟稔陈献章之学,其心学可说是对陈献章...

  • 知行合一的误解

    我们总听到知行合一,知道他是王阳明心学的根本,可是我们一直以来对知行合一都有误解。

  • 王阳明(1)——心即理

    最近在看完《浙大公开课-王阳明心学》,感觉对王阳明心学的理解又加深了。 王阳明,一个从小叛逆到...

  • [慎独]

    前阵子看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也算是颠覆了自己曾经对心学这种看起来有些唯心主义的误解。致良知,即遵循心中的真实想...

  • “心学”是什么?

    “心学”不是王阳明的专属名词,古人几乎人人都讲“心学”。近现代对古代哲学史的整理,特别突出了“心学”与“理学”的对...

  • 致良知

    《知行合一王阳明》很全面的介绍了心学的产生和发展,对王阳明的心学理念做了很深入的解读。心学最根本就是致良知,有了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王阳明心学的误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lv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