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当的父母养育了4个小孩,有一个小孩从小就被寄养在亲戚家,就是小当。
小当从小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亲戚家吃饭,同学家吃饭。她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公司来了个新同事,能力很强,听说是被领导重金挖过来的,以后是要在公司担任重要职务的。很多同事,都过去打招呼,露脸。在会议上做了介绍,小当再也没有去套过近乎,她不想,也做不来。
她很讨厌那种向别人示好的人,她也从不会刻意向别人示好来获得别人的喜爱,她更喜欢细水流长处出来的情感,她觉得时间久了,你自然知道我的好。
与其曲意迎合别人,不如努力提升,自己有能力,总有伯乐会赏识。她更喜欢公平公开的竞争,她相信自己的实力。
如果是你,怎么看她的性格,是不是觉得她虽然很有自信,很有底气。其实也可以感受到她在人际关系上,是不太会变通的,可能是不太顺畅的。
在了解到小当跟父母的相处中,他们的关系一直很差,只要通话就一定会吵架。她拒绝与父母沟通,觉得父母听不懂自己的话,也不理解自己的感受。时间久了,她就干脆不想跟父母沟通了。尽量保持互相不打扰,就是最好的状态。
小当觉得父母从小就把自己寄养在别人家,无法原谅父母成长缺失的责任,一想到这些,父母对自己的好看不见,不公平,偏心,她通通记住。而父母觉得,小当从小讲话就不顺父母的心,我就是偏爱其他兄妹,也是正常的。
这种无法调和的思想冲突,是所有吵架的根源。
给自己设置界限,是不想别人伤害自己,是自我防御。
这种防御会很好保护自己,也会形成日后生活工作中的行为指导信念,并且自己会无意识佐证自己的这种信念行为是对的。
每个来到你面前的人,都是你的镜子。
如果你相信这句话,那可能你会反思。自己讨厌不公平的竞争机制,其实自己也可能就是那个不公平的实施者。当你有了这个体悟,那你可能会中止这种信念在你生命里蔓延。这个时候,这面镜子对你是有积极作用的。
反之,这面镜子会成为你的恶魔。比如小当看着父母的偏爱,不公平,就会产生怨恨。怨恨让她想要找到答案,父母为什么就不能更爱自己一些?为什么自己是那个得不到偏爱的人。她长期体验到的反馈是人际互动的挫败,她会质疑自己的能力。
在人际关系中,不主动出击,就不会受伤害。她因此形成了一套自我防御的模式,她自己很享受这样的状态。如果她自己无法打破这种思维的限制,会越来越孤独,会影响她人格的完善。
我觉得她第一步首先要做的,就是觉察。觉察自己的这种行为有没有影响到工作生活,如果有就需要调整。一个人的人格很难改变,但可以一点点努力强化优势,完善弱势,成为更完善的自己。一个完善的人格,可以让她拥有高质量的生活。
很多人用很长时间都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确实很难。不管你接受与否,它都无声无息的传承给了你,但那不是我们不成长的借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