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个人喜欢收藏,不喜欢在网上分享。学习iOS开发过程中虽说积累了大量学习笔记,一直没有进行整理。学习过程中也曾不经意间埋下不少坑,困惑不少,总是下定不了决心写写相关内容的博客,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如有错误,请大家指教。
作为个人文章首篇,作此声明:本人技术类文章用作知识分享,可能会借鉴其他技术类文章内容,绝不用作商业用途,请多多关照。
众所周知,Objective-C是一门面向对象语言,由Brad Cox基于Smalltalk而来,遵从ANSI C标准语法,同时使用了Smalltalk的方法。在运行时可以灵活地处理事情,支持动态绑定、动态检查、动态链接,可以认为它是一门继承了C和Smalltalk优点的编程语言。
面向对象编程(OOP——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是一种可以解决软件复用的设计和编程方法。这种方法将软件系统中相似的应用数据、状态,以类的形式描述出来,以对象实例的形式在系统中复用,以达到开发效率的目的。面向对象设计三大特征: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
面向过程:强调的是功能行为,关注的是解决问题的步骤;面向对象:是将功能封装进对象,强调具备功能的对象,关注的是解决问题需要哪些对象。这是两种不同的编程思想。
类(class):类是具有相似内部状态和运动规律实体的集合(统称)。
对象(object):指的是现实世界中各种各样的实体。可以是具体的,或是抽象的事物。
消息(message):消息是指对象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它包括:发送消息的对象、接受消息的对象、消息内容(参数)、传递方法、反馈。
类和对象的关系:
类(Class)一个类由3个部分构成:类的名称、类的属性、类的方法。
对象(object)是系统中基本运行实体。对象就是类类型(class type)的变量。
定义了一个类,就可以创建这个类的多个对象;一个类就是具有相同类型的对象的抽象。有些语句读起来有些拗口。
关于类的名词:
.h:类的声明文件,用于声明成员变量、方法。关键字@interface
.m:类的实现文件,用于实现.h文件中声明的方法。关键字@implementation
方法:格式都必须以+或-开头
+表示类方法(静态方法)
-表示对象方法(动态方法)
在.h中声明的所有方法的作用域都是public类型,不能更改
属性(成员变量):
常用作用域:
@public 全局都可以访问
@protected 只能在类内部和子类中访问
@private 只能在类内部访问
学习过程中属性、成员变量、实例变量这三个名词困扰过我,我一直纠结于为什么本质相同的东西能衍生出3个名词:属性(property)、成员变量(Member Variable)、实例变量(Instance Variable)
@interface Person : NSObject
{
@public
NSString *_name;
int age;
}
@property (nonatomic, copy)NSString *name;
@end
_name属于实例变量,由于类实例化为对象。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_成员变量名”这种格式的就是实例变量。引起这种纠结的原因还是setter方法(定义设置实例变量方法)和getter方法(访问实例变量的方法)没有理解好,setter方法为外界提供了一个设置成员变量值的方法,getter方法为调用者返回内部的成员变量。setter方法命名规范有一条是:形参名字不能和成员变量名一样(苹果官方推荐成员变量名前加_以示区分)。
其实现在不用纠结这个名字问题了,苹果的编译器由GCC变为LLVM后,不需要专门为属性声明实例变量了,编译过程中,编译器为我们创建一个下划线开头的实例变量。@property增强型属性:@property关键字告诉编译器声明属性的访问器方法(setter和getter)方法,免去手写setter和getter方法繁琐的代码的麻烦。
参考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