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精读黄帝内经之厥论和精进针灸

精读黄帝内经之厥论和精进针灸

作者: 钱利平 | 来源:发表于2018-05-10 22:19 被阅读0次

一、热厥

帝曰:热厥何如而然也?

岐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慓悍,肾气有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

酒色无度为热厥的主要原因,肾气衰,肾阳外跑,手脚过热。

二、肾结石的脉象

帝曰:有病厥者,诊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不然病主安在?

岐伯曰:冬诊之,右脉固为沉紧,此应四时,左脉浮而迟,此逆四时,在左当主病在肾,颇关在肺,当腰痛也。

帝曰:何以言之?

岐伯曰: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肾为之病,故肾为腰痛之病也。

左脉浮迟,右脉沉紧,代表肾脏有积,尺脉上浮

三、酒风诊断治疗

帝曰:善。有病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

岐伯曰:病名曰酒风。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以泽泻,朮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

泽泻、苍术和茜草治疗酒风

四、人失音的原因

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喑,此为何也?

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

帝曰:何以言之?

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

少阴脉贯注肾,上联舌头下的金津玉液。

肾气、肺气和心气任一内脏有问题都可能造成口不能言

五、下针足临泣、太冲、太白、解溪穴、委中、阴谷穴及章门穴,调理肝脾肾

六、下针胆石点、肝经压痛点、肝病奇穴治肝胆

相关文章

  • 精读黄帝内经之厥论和精进针灸

    一、热厥 帝曰:热厥何如而然也? 岐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

  • 精读黄帝内经之奇病论和精进针灸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③。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

  • 【汉唐经方】:精读黄帝内经之风论和精进针灸

    一、黄帝内经之风论: 风入五脏六腑,其中心风主要症状是多汗并且惧风吹,唇口焦干,易惊善怒,面赤色,病严重时讲话无法...

  • 黄帝内经厥论

    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岐伯对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

  • 26、再论厥

    2017-08-02厥有寒热之分,厥论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是以可知,内经之厥范围很广,人本...

  • 腰阳关(DU3) Lumbar Sunny

    《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十六椎下有阳关。 【取穴】 《针灸大成》十六椎下,坐而取之。 《中国针灸学》第四腰椎棘突...

  • 2017年计划

    1黄帝内经 100遍 2.伤寒杂病论 150遍 3:背会伤寒杂病论前面 4桂本伤寒论 5:针灸 背诵 背诵两...

  • 《黄帝内经·病能论第四十六》

    《黄帝内经·病能论第四十六》 【原文】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岐伯曰:此同名异等者也。...

  • 精读黄帝内经之咳论

    【原文】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

  • 读《名医传》

    应勤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针灸大成,神农本草经 学医要博学精思 幼者无横夭之苦,老者无哭子之悲 有志者,事竟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读黄帝内经之厥论和精进针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tx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