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远方文学预备级周五班有两个近乎完美的孩子,一个叫葛雨菲,一个叫胡殊。

葛雨菲同学是远方插班的孩子,插班时远方都学完十多堂课了。远方本届预备级期中考试预报名时,对后插班的同学不做要求,建议他们跟下一届考,但葛雨菲同学毅然提出跟这一届老,并保证不拖班级后腿。她说到做到,在字音字形测验时,那么多的词语,仅有两个没写上来,很了不起!不仅如此,这个孩子的笔记、作业从来都一丝不苟,字写得简直就像印刷出来的一样!

胡殊同学这次字词测验也只写错了两个字。这位同学每周五放学后来得最早,来到班级就写作业,写完作业复习预习远方的课程内容,预习复习结束后就管老师要课外书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个孩子从来就没有懈怠的时候:坐姿总是是那么端正,目光总是那么清澈,回答问题总是那么积极而准确。
在许多家长感叹"人家的孩子"的时候,我想说,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会有一个甚至几个"熊家长";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也一定会有一个甚至几个真正负责任的家长。
在我了解的范围内,我知道,葛雨菲同学有一个慈爱而又不失严厉的姥姥。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来远方学习就是姥姥帮她做的决定,来远方的每一堂课都由姥姥陪伴着。上课前,姥姥就坐在她身边,陪伴着她写完一科科的作业,随时指出作业中的不完美的地方,让她改正。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追求完美的好习惯。
胡殊同学则有一对负责任的父母。爸爸无声陪伴,以身作则;妈妈虽不是老师,却胜似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特别讲原则,动脑筋。在我表扬胡殊同学学习专注、不受外界干扰的时候,妈妈跟我讲了这么一件事儿:
从前孩子学习的时候也不是那么专注,有时候嫌家里的学习环境不够安静。这个时候妈妈就给孩子讲毛泽东在闹市读书练习专注力的故事,告诉孩子,一个人学习的时候如果能专注到不受环境的干扰,那他的学习就会无往而不胜。后来,她还有意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和孩子的爸爸聊天儿,甚至打开电视,孩子一点一点地经受住了考验,专注力越来越强。当然,孩子每一点滴的进步,家长都及时地表扬鼓励。
这两位优秀同学的家长的共同点是:真正用心地去陪伴孩子,教育孩子,引导孩子。而不是走过场,让自己的做家长的"良心过得去"而已。
做优秀家长可以说是一门技术,也可以说是一门艺术。技术也好,艺术也罢,它绝对不是与生俱来的。如果我们有做好家长的天分,那固然是好;如果没有就赶紧学习吧!向前人的经验学习,向同辈的优秀家长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