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米其林指南发布了新一年广州餐厅推荐。
这本来算是个喜事,
但大部分广州人,包括食客和餐饮从业者,
似乎并不这么认为。
由于去年第一次发布榜单时,
全广州没有一家餐厅入选三星和二星,
因而这一整年争议就没停止过。
讨伐者基本上都是一个论调:
所以粤菜/广州也不需要米其林!
今年米其林在广州倒是评出了一个二星,
可这唯一的二星也不是传统老广味道。
因为有了二星,
今年饮食业内倒不像去年那样激愤,
但“米其林不懂粤菜/广州”的声音依旧延续。
其实米其林第一次进入内地时,
就有很多人说米其林不懂中餐,
多年过去了,
也许是讨伐者发现再怎么都挡不住,
这些声音就逐渐少了。
我们到底需不需要米其林呢?
米其林,究竟是什么?
英国是个公认的“黑暗料理国家”。
传说中的仰望星空派而在英国首都伦敦,
有一家连续18年获得米其林三星的餐厅。
这家餐厅由“地狱厨神”戈登·拉姆齐主理,
为食客提供结合现代厨艺的经典法餐。
如果你初到英国,第一餐就去那里,
你完全不会认为英国有黑暗料理。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米其林指南的本质:
一套追求“全球一致”的餐厅评价标准。
无论餐厅是来自黑暗料理之乡,
还是来自传统美食大国,
只要符合米其林的标准,
就会被列为推荐。
这套标准经历过一个世纪打磨,
已经可以非常科学地评价任何西餐。
但中餐在形式、味道和做法上和西餐差距太大,
所以米其林从踏入中国内地的那一刻,
这个标准就被人质疑。
而这些年各地出台的许多奇葩饮食标准,
更让人们对“标准”这个词产生抗拒。
三年前西安设定了肉夹馍标准,不只规定了馍的大小,还规定了肉的肥瘦比例但如果抛开成见,我们不得不说,
米其林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权威的标准。
如果只看到米其林的当下,
以为这个标准只能评价餐厅,
那就太小看米其林了。
回看这一个世纪会发现,西餐在不断进步,
分子料理、自然料理、Fusion……
而这些不断进步的理念背后,
多多少少都有米其林的影子。
米其林的标准并不只在当下评判,
还指导了西餐的发展,推动了西餐的进步。
西餐真的不只是这些除了这种高大上的意义,
米其林还帮了食客们一个大忙:
今天中国的大城市里有种现象很常见:
一家新餐厅突然爆红,
接着马上退步,迅速倒闭,
如此循环往复。
也许这种情况其它国家也有,
可米其林餐厅却极少退步。
年审制度给餐厅带上了“紧箍咒”,
让餐厅不得不保证品质,否则就有降级惩罚。
2018年,上海米其林指南把唐阁餐厅从三星降为二星,唐阁主厨领奖时全程黑脸。这个紧箍咒给餐厅和主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003年,一位叫贝尔纳·卢瓦佐的三星主厨,
就因为餐厅评分降低,不堪重负自杀了。
这是米其林的黑暗面,
可米其林对厨师而言更多是光明的一面:
它给了厨师精神上的奖赏。
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
厨师都不是一个轻松的职业。
而且这个行业有个特点:
无论是抄袭还是滥用添加剂,
认真做菜的人不是被市场的丛林法则淘汰,
就是跟市场同流合污。
而米其林这个荣誉,其实“拯救”了这批人,
让他们还有盼头,不至于被现实打倒。
奖赏厨师、监督餐厅、推动进步,
从三个意义上说,米其林是个好标准。
很多广州人抵制米其林还有个原因:
他们认为米其林餐厅,重点不是食物,
而是环境和服务。
在抵制米其林的过程中,
有些人甚至对此产生畸形的反面看法:
当然这是小部分人,
大部分人则是希望有好的服务和环境,
但拒绝为此买单。
那米其林餐厅真的是“吃”环境和服务吗?
其实这是个误解,与其说吃的是环境和服务,
不如说吃的是专业。
《风味人间》里有个片段:
法国大厨烹煮好法国布雷斯膀胱鸡,
但上菜时,切肉淋汁这道关键的最终步骤,
却交给服务员来做。
要是在国内,
怕是没人敢把如此重要的步骤交给服务员。
更令人担心的是,
今天中国餐厅的服务,可能正在走一条歧路,
这条歧路上没有专业,只有讨好客人。
火锅最后明明只需要简单煮个面,
非要搞个扯面表演,结果经常把面扯坏。
知乎/作者:ze ran这不是专业的服务,甚至不是专业的表演。
好的环境和专业的服务,不是华而不实,
而就是让你“吃好”的一环:
干炒牛河上桌时应该还是烫的;
桌上的茶不应该泡太久,否则会涩;
一桌三个人却只点了一个煲仔饭,
那应该主动给他们预备一个公用勺子。
今天,咱们有多少餐厅能做到如此专业呢?
米其林,当然不是四海皆准,
即便是在国外,十多年前就有人开始质疑。
丹麦的诺玛餐厅是北欧料理界的明星。
2004年,诺玛的主厨联合北欧一些顶尖厨师,
共同发起了“新北欧料理宣言”。
一年后,基于这个宣言的《白色指南》问世,
这就是在米其林“不懂北欧料理”,
而这种“用标准对抗标准”的方式,
显然也比单纯地宣泄不满有效得多。
因为我们不希望粤菜固步自封;
我们不希望餐厅悄无声息地退步;
我们不希望认真做小吃的摊贩被迫停业;
我们不希望时刻都要担心食物干不干净。
作为一个挖掘了多年美食的人,
我不希望,身边广州的朋友再说一句:
广州连碗好吃的云吞面都找不到了。
我们需要好的标准,
这意味着专业,有所追求,
这是一个美食之都应有的风范。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