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星球上生活着60多亿人,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
所以尽管和自己个性很像的人在一起相处时会感到舒适,我们也不要把孩子创造成自己的副夲。”
我们的人生经验与教训尽管在我们看来灌输给孩子,可以让他们少走弯路。但有个前提是他得喜欢听你的,也就是要有良好的亲子关系。这就需要了解自己和孩子的天性。可以从行为举止上观察到这些迹象~对事物的做法与看法,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行为模式。
在这件事情上,很多父母做出了以爱为名给孩子心灵带来永久性伤害的错误行为。
这就是心理学界一再强调的原生家庭的影响。
不被父母认同的孩子,取悦型孩子,叛逆型孩子都是非常可怜的。
热传朋友圈的姜文即使事业成功也带不去父母不认同的遗憾。也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因材施教》第一部开篇第一章把标题归结为父母污染。
好难过的字眼,却直击身为妈妈的我的心灵深处。
比如我自己,通过学习以来我深度挖掘了下自己,是一个具有典型文青通病的不善生活者。懒散,耐力差,做事三分热度但是我发自内心的热爱学习呀。除了吃饭的专业不喜欢外,大部分新鲜事物(人工智能)陈年轶事儿(历史)文学艺术生活美学,探究生命意义的哲学,掌握与人相处的心理学我都有抑制不住的热情。看不进书我就听。
诚如基因遗传偏爱传承坏的一样,坏习惯也是毫不费事儿地容易感染。
我那位外人眼里安静的小情人,生活中丢三落四,忘带回的红领巾够做个背面了。
外人面前很乖哒,怎么小小年纪却学会了叛逆?
轴,似我。兴趣广泛也象我。一阵子三国迷,一阵子探案迷,一阵子易烊千玺那仨小孩儿迷。
就是没有爱上学习。
我多少有点儿委屈:我这麻爱学习,他咋没受污染哩!
我注意到了自己的语气。看了下书名,冥想了3分钟,松了口气:慢慢来吧,至少这次暑假作业写完了。尽管动力是回老家玩。
最后,愿我热爱学习,不是在一地鸡毛里,眷恋象牙塔里的静谧,不是懦弱的回避,而是真正想把自己内化为一个及格的好妈咪。
告别相爱相杀的怪圈儿,夲书第二部在认知层面把性格特质细化。我在继续寻找属于我自己的育儿模式,及需要调整的地方。下篇分享,精彩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