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德真写作训练营001队
德真写作训练营001队/傅教授视频学习记录

德真写作训练营001队/傅教授视频学习记录

作者: 正心_9688 | 来源:发表于2018-06-17 20:48 被阅读5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好几次这样检查自己,为别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来往没有信守承诺吗?传授学生道理我没有印证练习吗?

            这三句话,很现实是在曾参成年了,他也当老师,也在社会上工作,所以他这三句话,我们首先看什么叫“三省”,有人说三省是省察三次,也有人说三省是底下这三件是我来反省一下,其实都不是,“三”这个字,在古代代表多数,一二三的“三”,所以这个三代表多次,不一定指正好的三件事,为什么呢??因为曾参非常孝顺,你看“三省”里面没有提到孝顺,那怎么可能呢?并且你不是只有这三件事要去省察,人生还有各方面的问题,要去思考的,但是你只要上班跟别人来往,在外面工作,你就要多次反省这以下几点。

          第一点就是:“为人谋”代表替别人做事,譬如我做官,上面有领导,做事,上面有老板,那么我就要问自己,有没有进行尽力“忠”这个字代表尽心尽力,我们称为尽忠,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这是第一个要求。

          第二点就是跟朋友交往,有没有守信用,在儒家里面很强调守信的,守信什么意思呢》?我今天跟你约了一件事,将来时间到了的时候,我就要做到,但是说到守信,在儒家里面有各种讨论,非常复杂的,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答应你,到将来实现诺言的时候,有一个时间上的落差,这中间可能发生任何事,发生一件事情之后,我以前答应你的事情,隔了这段时间去实现的时候,不一定恰当,有时候我早期答应你认为没有问题,后来发现有问题,那我答应的事情还做吗?所以这是比较复杂的一个状况,那么在正常情况下,说话应该算话,这一点没有问题。

          第三点,传不习乎。也有人把它说成,曾参在自我反省,说“传”是老师传给我的,我有没有去实践。

          曾参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孔子过世的时候,曾参才二十六岁,但是前面两句是替别人做事,与朋友交往,似乎曾参又已经成年了,在社会上工作了,所以你把那个 传不习乎,理解为曾参自己当老师,来教学生比较恰当,因为曾参后来是有名的老师,教出了很多弟子,有些成就的。所以他的传不习乎是说,我当老师,我教给学生的,自己有没有去实践呢?

          “习”学而时习之的习,代表你要去实践,你要自己做到,你才能去教学生。

          平常我们反省的时候,通常都是回想别人有没有对我不起啊,别人有没有做错事啊,别人怎么样怎么样,都反省别人去了,都没想到说,反省应该反省自己的问题,别人有没有过错,你反省了也没有用,因为他不见得会改,你自己有过错,不断的反省,你不断地进步,将来呢,别人对你怎么样,你自己改变之后,别人也会调整他的态度的,所以儒家里面讲反省。曾参这几句话,是很有特色的,要常常想,自己可能错了。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容易主观,什么事情都认为我对的,而没有注意到跟别人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考虑到别人的立场或是别人的困难,那你想自己是对的,跟别人来往,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对,那到底怎么相处呢?

          所以我们讲到曾参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到这三句话,所强调都是人与人之间,儒家思想的特色就在于说,我一个个人不能离开人群,在儒家里面,没有关起门来的圣人,你要做圣人,要做君子,就要打开门跟别人来往,与家人,与朋友,老板,同同事们都要交往,与天下人都有来往的机会,那这种来往就会让你在这个里面去问自己,我到底做的对不对呢?任何事情发生的时候,都要问自己到底对不对。“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你做任何事做不通,都要先问问自己,我有没有问题,而不是说,先问别人怎么搞的,别人怎么,有什么故意阻拦或是其他的问题,你问别人没有,你要问自己。当你发现,这些没有问题之后呢,你再去看看别人有什么地方,你可以用善意的方式来劝导。

          所以曾参讲到这三句话,今天很多人都还是觉得朗朗上口,讲的特别好,特别亲切,但是你不要忘记,这是曾参讲的。

          我对孔子的学生始终是尊敬的,但是有一点保留态度,因为这些学生还在成长状态,还在努力的过程,你如果把《论语》里面,每一句话都看作圣经,每一句话都一字不改,完全正确,那你自己恐怕就受到限制了,因为孔子说过曾参比较鲁钝。鲁钝不是坏事,代表这个人很老实,而曾参作为鲁钝的学生,他从小受尽各种折磨的,

          像曾参,他的父亲曾皙,又名曾点。他在孟子眼中是个狂者,什么叫狂者呢?就是志向非常高远的人,动不动就古人怎么样怎样,代表他理想很高,他要跟古人学习,这样的人在家里面,恐怕就处的很辛苦了。所以曾参小时候经常挨打,他爸爸大概理想很高,没什么耐心,看到曾参反映比较慢,就打一顿,古人认为这种责罚是处于爱心,希望孩子可以改善,但是你看到很多故事之后,就会觉得曾参受了很多苦,但是没有关系,他也不会有什么抱怨。所以孟子后来很推崇曾参。说他特别孝顺。对曾参的孝顺做一个补充说明。

          当他的父亲老了,眼睛看不见了,每顿饭给父亲准备的饭菜有就有肉,父亲吃完饭,就问,还会有没有剩下的吗。曾参说,有剩下的,然后他还请示父亲,剩下的饭菜给谁呢,他父亲就很高兴,为什么,因为人到老的时候,还是希望能够行善,因为人性向善,所以曾参的父亲,眼睛瞎了,老了,他的儿子,照样可以按照他的意思把饭菜送给更穷困的人,所以孟子说他,除了养身之外,养体,还能养志,志向的志,曾参让他的父亲的志向得以实现,因为人性向善,让他的父亲年纪老了,还可以行善,那才是真正的孝顺,而不是光是奉养父母亲,让他们活着而已,而要让他们实践作,做一个人,有向善的要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德真写作训练营001队/傅教授视频学习记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xg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