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才的命运有感
一开篇拜伦去希腊参战,怎么感觉天才就是疯子呢。天才大都是疯子,就像刚刚开篇作者提到的歌德,歌德也是疯子的一种吧,对歌德的记忆就是和爱人一同读《少年维特的烦恼》,是爱情的见证,天才大都是疯子,因为天才和俗人是不一样的,但是疯子不都是天才,疯子有很多种,我自认为自己也是疯子的一种,但是不是天才,我认准的事情,我便会执着的追求下去,没有世俗认为的合理不合理,没有世俗认为的值得不值得,没有世俗认为的标准的束缚,有的是对爱的坚持,永远的坚持。
拜伦之死,是他无聊透顶了吧,爱情,写作,责任都对他没有了束缚,所以用厌倦病来总结,最终走向死亡,用现代最时髦和专业一点的词汇,应该是抑郁症吧。抑郁症的特征明显,拜伦是天才,就是一个高智商的人,数据统计显示,得抑郁症的人的智商明显偏高,因为他们才会思考到让他们走不出来的怪圈,他们
走不出来又不会适应那个怪圈,又不享受那个怪圈,所以会抑郁的。抑郁因为走不出来,执着同样也是走不出来,抑郁是想走出来而走不出来所以抑郁,执着是因为内心享受着所以自己不走出来而且自己乐在其中所以不是抑郁。所以执着着没有无聊,也不会无聊透顶的去用结束生命来结束无聊,因为他的执着是他内心的坚守,是吸引。
“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是痛苦,欲望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哲人的欲望无限,就像作者说的,他们的爱情、肉体、精神、功名等的欲望有时候可以满足,所以他们就感到无聊,特别是精神的欲望,无休止的延伸,所以无聊有时候就转化为痛苦,当痛苦和无聊并行的时候,就是拜伦的厌倦病的体现了,因为他们是天才,是哲人,所以他们永不满足。我则不,我就是芸芸众生中的平凡一份子,我就是坚持我爱情观,我就在幻想,如果按他们的理论,满足就是无聊,我倒是感觉他们不是哲人了,他们不是天才了,他们就是庸人了,相爱是满足的条件,满足后的爱情升华,爱情延续是无休止的追求,无休止的陪伴,爱情的时光是不会停滞的,也许他们的爱情就像俗人眼中的爱情一样,肉体才是爱情的终点吧,我的爱情是永恒,是亘古不变,是伟大到整个世界只被恋人充满,我的爱情小到相拥瞬间不用说话变胜似千言万语,心中有爱,生活变充满动力,永远都是根基,所以我一直执着着我的执着。
“忧郁是激情和厌倦所生的孩子”。爱情观里,用稍稍通俗的解释,是可以解释清楚的,激情过后,产生厌倦,重复寻找激情,重复厌倦,这就是世俗中的花花公子吧,也许有的人想要的就是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所以这样的人不会无聊,因为他们活着实际他们已经死了。作者幸福的悖论里面的观点,最幸运的例子就是两个相爱的人的结合是用心的结合,相同的世界观,相同的认知,所以我说的知心知音知己,这是前提,因为有心,所以才不会产生厌倦,所以才会远远的望着爱人,什么都不想,就感觉相陪就是最幸福的事情,牛郎织女给我们最好的诠释,即使一年只能七夕见一面,其他时候就是隔岸相望,就是这相望,也是神仙们不懂的爱情,这就是伟大的爱情了。
“过去等于全无”。字面意思理解,过去了就过去了,所以在哲学的层面,无论什么事情,等人真的死亡了,就“一切解脱了”。这大概是对人生的解释吧,我对人生的观点是爱情,所以没有过去等于全无,我曾经做过梦,梦里的世界,如果人死亡了,就可以归到有定式的笼子中去,否则就可能永远变成孤魂野鬼,永世不得翻身,不能归到有定式的笼子中去的条件之一就像天仙不许和凡人结婚永远,不许你的灵魂出现在凡间,我在梦里,我去世的早,为了爱人,突破那界限,来到凡间给爱人以保护,宁可自己在那面变成孤魂野鬼,终究是我的梦,梦醒时分,更加坚定了我的执着。
读天才的命运有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