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回了西安老家
因为父亲住院,所以想回来看看,当时的一个心理是回去看有什么作用呢?还不如直接打钱,后来我思考了下,不对,这个想法不对,这种思考也不对。
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多年前我在am公司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洗的脑,这个想法其实也没错,但是总感觉缺些什么。
当时没什么感觉,但是现如今,以及近期家里亲人发生了一些事后,我就觉得需要回家去看看。
虽然到了医院我们没啥能做的,只能看着父亲在病床上,虽然不是什么要命的病,但是依然让我感触到我要陪他一会。
陪伴是最顶级的奢侈,这在某种程度上,我是很认可的。
社群运营
最近看到自己的社群很冷清,不知道什么原因,是大家不愿意分享了,还是觉得没啥可分享的,还是什么原因不想分享,总之,群里竟然没人说话了,我也不想说话了。我不想说话可能是被某种思维给禁锢了,我能感触到我是被某种思维禁锢了。
另外,是不是群里经常会有怼人的,而这种人出现会让想分享的人就不想分享了。我在思考可能是这种原因,另外就是分享的人,分享了东西,竟然没人回应,这个有时候就会打击那些持续分享的人。
所以,我想设置一个激励机制,怎么样的一个激励机制呢?让那些持续分享的人得到好处,让那些持续互动的人获得好处。同时营造社群鼓励的氛围。
积极分享有价值的信息的伙伴,每月社群助理会选出最佳贡献成员,奖励一本书。
另外,大家要学会鼓励别人,别人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你看完了,你不觉得有用吗?你觉得有用甚至转发,你拍一拍对方呀。成为那个受社群欢迎的人。
如果你持续受到社群欢迎,你会有很多好处的,社群很多小伙伴应该都感受到了一些特别福利了。
找到自己的节奏
当我看到很多其他的社群光零撸都可以收你3000、500美金的时候,我的心理发生了较为强烈的变化,比如一个零撸的公众号,比如一个过去是一般自媒体平台,竟然因为零撸,可以出一个3999元的社群,我此时有些不爽,我不爽的原因是,为何别人可以收着吗都米呢?
而我一个2000元的社群,竟然还有些困难。
但是我仔细思考后,我觉得也正常,别人日更了那么多,别人还出书了,别人有品牌溢价,而我还没有。这就和你看到的两个包包一样,一个是lv的,一个是一个小作坊做的,貌似质量差不多,但是一个是品牌,一个是小作坊。
想到这里,我释然了,我知道我该做什么了,我没有流量,我没有粉丝,我没有品牌我还想得到溢价怎么可能啊。
所以,我还在2-3阶段,而看到了别人已经走在了7-8阶段了,这个时候你不是也想做7-8阶段的事,而是如何通过2-3的经历,然后学习如何到7-8阶段.
这个过程中,有的是需要时间的累积,但是有的可能是认知的降维打击。
那么就看到底是哪个维度欠缺了,哪里欠缺补哪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