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六章 结构与谋篇

第六章 结构与谋篇

作者: 咕咚陛下 | 来源:发表于2024-01-31 08:04 被阅读0次

    一、谋篇

    谋篇指作者依照主旨和体裁的要求,对所选用的各种材料,进行恰当地组织安排,使之成为一个有序统一的整体,达到形式上的完美和谐的写作行为。

    歌德:“要费多大力,要用多少心思,才能使一个宏伟的整体安排停当!”

    谋篇是写作活动中耗费时间和心血最多的一个阶段。它的任务是使文章“言之有序”。

    1.定基调     “要找准下笔的落点”

    基调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语言调子。它往往表现为开头第一句话的反复推敲和寻找。“调”的高低强弱曲直隐显,反映了一种主观情绪。

    有什么样的情绪就有什么样的基调:

    ★深沉——严肃庄重;

    ★欢快——轻松活泼;

    ★通达——幽默诙谐;

    ★安详——明白晓畅;

    ★爽朗——率直显露;

    ★内蕴——婉约朦胧等等。

    例:冰心《笑》:

    雨声渐渐地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荧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入,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许地山《笑》:我从远地冒着雨回来,因为我妻子心爱的一样东西让我找着了,我得带回来给她。

    一进门,小丫头为我收下雨具,老妈子也借故出去了。我对妻子说:“相离好几天,你闷得慌吗?......呀,香得很!从哪里来的?”

    “窗棂不是有一盆素兰吗?”我回头看,几箭兰花在一个汝窑钵上开着。我说:“这盆花多会儿移进来的?这么大雨天还能开得这么好,真是难得啊......可是我还是不相信那些花有如此的香气。”我们并肩坐在一张紫檀榻上。我还往下问:“良人,到底是兰花的香,是你的香?”“到底是兰花的香,是你的香?让我闻一闻。”她说时,亲了我一下。小丫头看见了,掩着嘴笑,翻身揭开帘子,要往外走。“玉耀,玉耀,回来!”小丫头不敢不回来,但,仍然抿着嘴笑。“你笑什么?”“我没有笑什么。”我为她们排解说:“你明知道她笑什么,又何必问她呢,饶了她罢。”妻子对小丫头说:“不许到外头去瞎说。去罢,到园里去给我摘些瑞香来。”小丫头抿着嘴出去了。

    2.理线索   (“定线”)

    线索是作者写作思路的体现,同时也是文章结构的重要内容。

    “文脉”

    所谓“定线”,就是在周密审视文章材料的基础上,梳理并确定一条或几条联系各种材料、贯通各部分内容的清晰线索。这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性手法。

    二、结构

    1.定义

    结构又称“骨架”,是文章的组织和构造,是文章中材料的安排和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体现。主要指内容的层次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

    2.结构的要求:

    完整、匀称、自然、严谨

    叶圣陶喻之为圆球。即要求作文思维是浑凝调和的。是一个自洽的系统。

    3.结构的基本单位

    3.1层次和段落

    层次:也称为“意义段”,是文章中各层意思的表现次序,标志着文章内容展开的步骤。

    段落:是文章中以段首空格形式自成起迄、相对独立的结构单位,常称为“自然段”。一个自然段中的文字一般应集中表达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是层次的具体表现形式。文章应说是积句而成段,积段而成章。

    3.2过渡和照应(“断”与“连”)

    过渡:是文章中各层次、各段落之间的桥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过渡词、过渡句、过渡段使文气贯通,浑然一体。

    照应:照应指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和呼应。照应使前后文彼此配合呼应,体现前后文之间的间接联系。在文学创作中,这一手法运用得极为普遍,因为文学创作讲究结构上的波澜起伏、回环跌宕。

    伏笔:事先只作不引人注目的提示

    呼应:是对前面伏笔的回应。

    3.3开头与结尾

    开头

    从作者角度考虑,既要精彩,又要便于下文展开;

    能确定基调,提携文意。

    从读者角度考虑,先声夺人,引人入胜。

    “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破竹之势已成,不忧此后不成完璧。”(李渔《闲情偶寄》)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纳博科夫《洛丽塔》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卡夫卡《变形记》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说:“母死。明日葬。专此通知。”这说明不了什么。可能是昨天死的。——加缪《局外人》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川端康成《雪国》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万里飞雪,将穹苍作烘炉,熔万物为白银。——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黎明破晓,天色却依然阴沉昏暗。乌云重重,空气寒冷潮湿,好像要下雪了。——毛姆《人性的枷锁》

    结尾

    要自然有力。

    从作者角度说,好的结尾是全文发展的一个必然归结,它对全面深刻地展现文本思想至关重要。

    李渔:“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

    例如:

    你千万别,跟任何人谈任何事情,你只要一谈起,就会想念起每一个人。——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不久,你睡了,一觉醒来时,你将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海边的卡夫卡》村上春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六章 结构与谋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dm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