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译文:荀巨伯探望朋友,碰上盗贼攻打郡城,朋友对巨伯说:“我活不成了,您快逃走吧!”巨伯说:“远道来看您,您却叫我走;损害道义来求活,这不是我荀巨伯于的事!”强盗进城后,对巨伯说:“大军到了,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为何敢一个人留下?”巨伯说:“朋友有病,我不忍心扔下他,宁愿代他去死。”强盗听了说:“我们不讲道义,侵入了有道义的地方!”于是军队撤回,全城得以保全。
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
译文:梁王和赵王是皇帝近亲,贵极一时。中书令裴楷请他们每年拨出赋税数百万周济贫穷的皇亲。有人讥笑:“为何向人讨钱来做好事?”裴楷说:“损有余,补不足,这是天道。”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译文:谢安的夫人教导儿子时,问太傅谢安:“怎么从来没见您教导过儿子?”谢安回答:“我经常以自身的言行教导儿子。”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十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译文:殷仲堪任荆州刺史后,遇上水灾歉收,吃饭通常只用五碗盘,除外没有其他荤菜,饭粒掉在盘里或座席上,马上捡起来吃了。这样做,虽然是想给大家做个好榜样,也是因为他的本性质朴。他常常告诫子侄说:“不要因为我担任一个州的长官,就认为我把平素的生活习惯抛弃了,现在我的这种习惯并没有变。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怎么能做了官就丢掉做人的根本呢!你们要记住我的话!”
魏晋时代,提倡清谈之风,不仅寓意深刻,还要言辞筒洁,举止洒脱。尤其是士大夫阶层,对此特别讲究,他们悉心揣测,以此显示自己的身份。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
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译文:孔融被捕,朝廷上下都很惊恐。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两人在玩琢钉戏,一点也不害怕。孔融对差使说:“希望只惩罚我自己,保全孩子的性命。”这时,儿子从容说:“父亲见过打翻的鸟巢还有完整的蛋吗?”随即,来拘捕两个儿子的差使也到了。
《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译文:《易经》上说:两人同心,就会像一把钢刀,能斩断金属。同心之言,气味像兰花一样芳香。
诸葛靓在吴,于朝堂大会,孙皓问:“卿字仲思,为何所思?”对曰:“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如斯而已!”
诸葛靓在吴国时,一次朝堂大会,孙皓问他:“你字仲思,是思什么?”诸葛靓回答:“在家思孝,侍奉君主思忠,和朋友交往思信。如此而已!”
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厌陋,采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壁,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主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译文:蔡洪到洛阳后,有人问他:“官府设置不久,众公卿征召人才,在尘世寻求英才之士,在山林寻求有德之士。先生是南方人,亡国遗民,有什才能,敢来接受这一选拔?”蔡洪回答:“夜光珠不一定都出在孟津一带的河中,大的玉壁,不一定采自昆仑。大禹出生东夷,周文王出生西羌,圣贤的出生地,为何非要在某个固定的地方呢!从前周武王打败了殷纣,把殷代的顽民迁移到洛邑,莫非诸位先生就是那些人的后代吗?”
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译文:陆机拜访王武子,王武子跟前摆着几斛羊奶酪,他指给陆机看,问:“你们江南有什么名菜能和这个相比吗?”陆机说:“我们那里有千里湖出产的莼羹可以相比,还不必放盐豉呢!”
庾法畅造庾太尉,握麈尾至佳。公日:“此至佳,那得在?”法畅曰:“廉者不求,贪者不与,故得在耳。”
译文:庾法畅拜访太尉庾亮,手里拿的拂尘极好。庾亮问道:“这东西这么好,怎能留得住?”法畅说:“廉洁的人不会向我要,贪心的人我也不会给,所以能留下。”
庾稚恭为荆州,以毛扇上武帝,武帝疑是故物。侍中刘劭曰:“柏梁云构,工匠先居其下。管弦繁奏,钟、夔先听其音。稚恭上扇以好不以新。”庾后闻之,曰:“此人宜在帝左右。”
译文:庾稚恭任荆州刺史时,向晋武帝进献羽毛扇,武帝怀疑是用过的。侍中刘劲说:“柏梁台那样的高台,工匠先处在里面。管弦齐奏,也是乐师先听其音。稚恭进献扇子,是因为它好,不是因为它新。”庾稚恭听说这件事,便说:“这人适合在皇帝身边。”
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译文:顾悦和简文帝同岁,可是头发早早就白了。简文帝问他:“你为何头发比我先白呢?”顾悦回答说:“蒲柳的资质差,一到秋天就凋零了。松柏质地坚实,经历秋霜反而更加茂盛。”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撤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太傅谢安在一个下雪天把家人聚在一起,和儿女讲论文章。一会儿,雪下得又大又急,谢安欣然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笑,非常高兴。这位侄女就是谢安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
支公好鹤,住剡东岇山。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鹤轩翥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
译文:支道林喜欢养鹤,住在剡县东面的岇山上。有人送他一对小鹤。不久,小鹤翅膀长成,将要飞了,支道林舍不得它们,就剪了它们的翅膀。鹤高举翅膀却不能飞,便回头看看翅膀,低垂着头,好像很懊恼。支道林说:“既有直冲云霄的资质,怎肯给人做就近观赏的玩物呢!”于是等翅膀长起来,就让它们飞走了。
李弘度常叹不被遇。殷扬州知其家贫,问:“君能屈志百里不?”李答曰:“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遂授剡县。
译文:李弘度常慨叹得不到赏识。扬州刺史殷浩知他家贫,就问:“您能不能屈就,到一个小地方去?”李弘度回答:“像《北门》那样的慨叹,早就让您听到了。无路可走的猿猴奔窜山林,哪里还顾得上去挑选哪棵树呢!”殷浩于是委任他做剡县县令。
袁彦伯为谢安南司马,都下诸人送至濑乡。将别,既自凄惘,叹曰:“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
孝武将讲《孝经》,谢公兄弟与诸人私庭讲习。车武子难苦问谢,谓袁羊曰:“不问则德音有遗,多问则重劳二谢。”袁曰:“必无此嫌。”车曰:“何以知尔?”袁曰:“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
译文:孝武帝将要研讨《孝经》,谢安、谢石兄弟和众人先在家里研讨、学习。车武子提出一些疑难,来问谢安兄弟,并对袁羊说:“不问,怕漏掉精湛的言论。问多了,又怕麻烦二谢。”袁羊说:“一定不会引起不满。”车武子说:“怎会这样呢?”袁羊说:“何曾见过明镜因为连续照影而疲劳,清澈的流水害怕微风?”
张天锡为凉州刺史,称制西隅。既为苻坚所禽,用为侍中。后于寿阳俱败,至都,为孝武所器。每入言论,无不竟日。颇有嫉已者,于坐问张:“北方何物可贵?”张曰:“桑葚甘香,鸱鸮革响。淳酪养性,人无嫉心。”
译文:张天锡任凉州刺史,在西部称王。被苻坚俘虏,任为侍中。后随苻坚攻晋,在寿阳大败,便归顺晋朝,来到京都,得到晋孝武帝的器重。每入朝谈论,没有不谈一整天的。一些妒忌他的人当众问他:“北方什么东西可贵?”张天锡回答:“桑葚香甜,鸱鹗振翅作响。醇厚的乳酪怡情养性,人们没有妒忌之心。”
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常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译文:毛伯成自负有才,常声称:“宁可做被摧残的香兰,被打碎的美玉,也不做开花的艾蒿。”
范宁作豫章,八日请佛有板,众僧疑或欲作答。有小沙弥在坐末,曰:“世尊默然,则为许可。”众从其义。
译文范宁作豫章太守时,到四月八日用文书向庙里请佛像,众和尚猜测是否需要给一个答复。有个坐在末座的小和尚说:“世尊不说话,就是准许了。”大家赞同他的意见。
司马太傅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太博叹以为佳。谢景重在坐,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太傅因戏谢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
译文:太傅司马道子夜里在书房闲坐,这时天空明朗,月光皎洁,一点云彩也没有,太傅赞叹不已,认为美极了。当时谢景重也在座,回答说:“私意以为倒不如有点微云点缀。”太傅便打趣谢景重:“你自己心地不干净,还要老天也不干净吗?”
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族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文:元方说:“周公、孔子生活在不同的时代,礼仪举止,虽然相隔很远,却也如出一辙。周公没有效法孔子,孔子也没有效法周公。”
嵇康被诛后,山公举康于绍为秘书丞。绍咨公出处,公曰:“为君思之久矣。大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
译文:嵇康被杀后,山涛推荐嵇康的儿子嵇绍做秘书丞,嵇绍去和山涛商量,山涛说:“我替你考虑很久了。一年四季,也有交替变化的时候,何况是人呢!”
王安期作东海郡,吏录一犯夜人来。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受书还,不觉日晚。”王曰:“鞭挞宁越以立威名,恐非致理之本。”使吏送令归家。
译文:王安期任东海郡内史时,一次,差役抓了一个犯宵禁的人。王安期审问他:“从哪里来?”那人回答:“从老师家学完功课回来,没想到时间太晚了。”王安期听后说:“处分读书人树立威名,不是获得政绩的办法。”便派差役送他回家。
简文为相,事动经年,然后得过。桓公甚患其迟,常加劝勉。太宗曰:“一日万机,那得速!”
译文:简文帝担任丞相时,一件政务,动不动就要整年的时间才能批复。桓温担心这太慢了,常加以劝说鼓励。简文帝说:“-天有成千上万件事,哪里快得了呢!”
殷仲堪当之荆州,王东亭问曰:“德以居全为称,仁以下害物为名。方今宰牧华夏,处杀戮之职,与本操将不乖乎?”殷答曰:“皋陶造刑辟之制,不为不贤。孔丘居司寇之任,未为不仁。”
译文:殷仲堪要到荆州就任刺史之职,东亭侯王珣问他:“德行完备称为德,不害人叫做仁。现在你去治理中部地区,有生杀大权,这和你原来的操守恐怕违背了吧?”殷仲堪回答说:“帝舜时的法官泉陶制订刑法,不算不贤德。孔子担任司寇的职责,也不算不仁爱。”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王丞相初在江左,欲结援吴人,请婚陆太尉。对曰:“培无松柏,薰莸不同器。玩虽不才,义不为乱伦之始。”
译文:丞相王导到江南,想结交吴地人士,就向太尉陆玩做亲家。陆玩回复说:“小土丘上长不了松柏,香草和臭草不能放在一起。我虽然无才,可也不能带头破坏人伦。”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译文:嵇康身高七尺八寸,风度秀美。见到的都赞叹说:“举止潇洒,豪爽清逸。”有人说:“像松间之风,沙沙作响,高远而舒缓。”山涛评论道:“嵇叔夜为人,像孤松傲然而立。等到喝醉,就像高大的玉山快要倾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