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闲来无事看卡夫卡的《变形记》。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一个旅行推销员,某天一觉醒来发觉自己异变成一只甲虫。不但因此丢失了工作,还成为了家人的负担。家人渐渐地厌弃他,敏感的格里高尔最后孤独悲惨的死去。有人高高在上的评论说,这篇小说撕破了资本主义社会家庭表面温情脉脉的面纱,显示了人际关系的自私、冷漠和残酷,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和弱肉强食、唯利是图的社会本质。说得好像社会主义从来没有这类事情一样。唯利是图、世态炎凉从来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社会主义并不比资本主义少。这样的现象大家并不少见:一个老人,还算年轻,能干活的时候,一家老少倒也相处得融洽和谐,当老人渐渐老去,或因生病丧失劳动能力之后,世态炎凉人情冷漠就表现出来了。先是媳妇怂恿丈夫嫌弃老人,骂他们是老不死,只会吃不会做的老货,最后竟至于分居不管,任其自生自灭的地步。这便是我们社会主义脉脉的温情?在《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中,编辑大人睁着眼睛就把所有的罪恶都往资本主义身上泼,说这篇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人际关系就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好像我们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如果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就是目的不纯。我建议看这类的评论文章,一定要把资本主义之类的修饰语去掉,代之以人性。比如资本主义的罪恶,可以换成人性的罪恶,资本主义的贪婪可以换成人性的贪婪,如此则一切问题皆迎刃而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