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有不可逆性,近视一旦形成,就不能再恢复从前了,比如眼轴变长后就缩不回去了。近视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的参与,而环境因素更是诱使近视发生的重要原因。如果在近视的初期,及时对环境因素加以改善,就可以起到预防近视甚至纠正近视的目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3783087/08ed8d976984c10c.jpg)
改善环境因素有我们经常说起的预防近视的所有基本内容,其核心是减轻视疲劳、放松眼调节。但是这个过程说起来很容易,实际操作却很难。近视的发生总是悄无声息的,让人难以察觉、预防。改善环境因素的影响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使用药物进行干预。
关于近视的药物治疗,科学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视的生物反应主要在视网膜上,其可能不受人体中枢控制。视网膜上存在多种神经递质,视网膜细胞可能通过神经递质或其他因子调节眼球的生长发育。现已发现在近视视网膜的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水平降低。如果给予多巴胺激活剂,就可有效地抑制眼球的增长,从而抑制近视的发生。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近视的预防措施显得比较徒劳,近视后,一般首先采取配戴眼镜的方式进行屈光矫正。这个对于近视的预防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说白了就是控制再控制,因为现实中也没见谁戴眼镜近视就治愈了。要从根本上预防,辅助以药物或许可以有意外的惊喜。
![](https://img.haomeiwen.com/i3783087/78cba2ba12af5899.jpg)
可惜的是,近视药物治疗虽然在临床上已经试用多年,但长期以来更多的都是被忽视了。近视的形成期或者成长期一般在5岁到20岁比较迅速,20岁以后眼睛基本发育正常,近视也就慢慢趋于稳定。近视趋于稳定后就真的不可逆了,因为眼睛已经停止发育了,即是眼睛细胞还在新陈代谢,但要通过这种细胞的自然更迭来达到修复纠正近视眼的发育异常,即是有效果,其速度也是异常缓慢的,效果更是微乎其微的。
因此,近视后能在第一时间采取纠正措施就显得尤为必要,越是介入的早,其效果可能越大。目前治疗近视已经有“数不清”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往往被冠以“青少年近视”,几乎所有的方法都着眼于眼睛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趁着眼睛尚有发育存量,适当引导,个人觉得还是有意义的。
眼睛对于我们来说太过重要了,但是说起近视,好像又有点似病非病的感觉,近视了好像也只有配镜了。大多数人都没有树立起近视是疾病的意识,跟随大众,过度依赖或者相信眼镜,从而错失了最佳的纠正时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3783087/c6ec97024f603e3c.jpg)
近视以预防为主,所有的治疗都必须建立在夯实的预防基础上,比如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这就是一个及早发现问题的途径。这就是我们常说早发现,早治疗。孩子近视后,不要一副眼镜就搞定,可以听听不同医生的意见,尝试更多的纠正方法,近视度数降低也不是没有可能。全世界每天都有数以万万计的研究人员在探索研究近视的治疗方法,这些努力终有一天会证明不是徒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