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简友广场想法
【读书】余华《兄弟》读后感

【读书】余华《兄弟》读后感

作者: 夏侯勇 | 来源:发表于2021-07-25 16:29 被阅读0次

个人认为《兄弟》是余华写作姿态最为放松的一部小说,甚至可以用肆无忌惮来形容这种姿态。

《兄弟》呈现出的风格与早期作品那种沉重紧张迥然不同,在行文叙事方面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处于先锋小说创作时期的余华,叙事简练、行文诡谲,少用口语。 而《兄弟》这本书叙事显得很拖拉、语言明快、多用口语流行语。

说到叙事拖拉,举几个例子,比如福利厂的一帮瞎子、瘸子请李光头吃面,如此铺张浪费笔墨,不仅写了他们点了什么、还写到先吃什么后吃什么。比如李光头第一次做生意失败后,遭到童铁匠、王冰棍、苏妈等人的讨债的场面,完全可以一笔代过,可余华却不吝笔墨一一描写童铁匠等五人是如何讨债,如何打李光头的。

余华其实不适合写长篇,他的小说大都线索简单,一条主线到底(《在细雨中呼喊》除外),几乎可以看成是拉长了的中篇小说。《活着》是如此,《许三观卖血记》是如此,《兄弟》更是如此。

《兄弟》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主要讲述李光头和宋钢童年时的生活经历,对应的历史时期是1970年代,下部主要讲述李光头和宋钢成年后的经历,对应的历史时期是改革开放后。

诚如余华在《兄弟》后记中指出的那样“前一个是wg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

有的人从进化论的框架内理解者两个时代的交替,其实不然,后一个时代里的黑白颠倒甚至高于wg时期,正直诚恳的宋钢在这样一个浮躁的年代找不到生存的支点,最后做了变性人,而偷奸耍滑的李光头则富可敌国、在万人拥戴中与哥哥的妻子疯狂做爱。

如果说《兄弟上》,余华运用更多的是写实手法,那么《兄弟下》余华则大量运用了夸张、反讽狂欢式叙事。

在《兄弟上》中,余华的写实手法又与孩童的视角相结合,形成了一种错位化的美学效果。本来残酷的黑暗现实,经由不谙真相的孩童眼光打量之后,变得虚晃,但让人仔细琢磨之后,其中的悲剧韵味并没有减轻,反而增强了。

相关文章

  • 谁能给命运一个完美的诠释?

    谁能给命运一个完美的诠释? ——余华《兄弟》读后感 作者:织梦如云 终于看完了余华长达646页的《兄弟》,看得心里...

  • 【读书】余华《兄弟》读后感

    个人认为《兄弟》是余华写作姿态最为放松的一部小说,甚至可以用肆无忌惮来形容这种姿态。 《兄弟》呈现出的风格与早期作...

  • 余华《兄弟》读后感

    读过余华先生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第三天》。这本《兄弟》应该是他唯一的一本大部头巨著了。行文还是比较荒诞...

  • 余华 《兄弟》读后感

    最近看了余华写的《兄弟》,很有感触。 故事从文革之前开始,前半部分是宋凡平的悲剧史,后半部分是李光头的发迹史及宋钢...

  • 余华《兄弟》读后感

    在朋友的建议下,我终于拿起余华的《兄弟》开始读起来。一章又一章地看,越看越受吸引,三天时间,这本书看完了。...

  • 读好书,品好书之《兄弟》

    我读书通常是通过“微信读书”这个软件来利用闲暇时间展开阅读。前几天偶然看到了余华的《兄弟》,关于余华的作品...

  • 许久之想,懵懵懂懂

    ——余华先生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上》、《兄弟下》读后感 不知道是不是葛优这位演员引起了我对《活着》...

  • 兄弟(余华)

    “李光头偷看屁股确是你的题材,这个我没写,我写得是李光头寻找钥匙,寻找钥匙是我的题材。” 自然经济解体,随之而来的...

  • 《兄弟》——余华

    看完后,兄弟都不兄弟了。都是为了权与钱,女人。

  • 余华《兄弟》

    几天的时间看完了余华的《兄弟》,一直喜欢余华的作品,朴实确发人深省。从开始到最后,感觉作者就是一个置身事外的人,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余华《兄弟》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hi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