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碰到孩子在各个年龄段出现以下类似的情况,会比较头大:
高中学生,在家不爱吃大米主食,在学校饭堂吃饭喜欢挑食,有钱就点外卖叫奶茶,经常玩手机打游戏,周末和同学出去玩很晚回家,第二天睡到中午起床,有点耍小聪明,等等。
初中学生,学习观僵化、初级,倾向于死记硬背,学英语怕丑不开口,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理解能力差又不愿进行课外阅读,主要是觉得课内要看的书都学不过来,认为看课外书要费心记忆,看名著电视剧也是沉不下心来,等等。
小学学生,从小父母关注陪伴较少导致性格孤僻,于是对优秀私立学校的老师寄予幻想,送至学校全托后依旧完全不开口,也不好好吃饭,周末回家只玩手机,只看电视(游戏视频),为了玩手机无意睡觉,半夜偷偷起来玩手机,等等。
看着都有点晕了,心想现在学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是真的大。不单单要备课、讲课、管理班级和批改作业,还要参加学校的各种会议和各项活动,最重要的是,如果班里某学生捣蛋,某家长苛刻,就真的有点崩了。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于某些熊孩子家长尚且难以管教,跟不用说老师能起到的作用了。教师也是人,也扮演着孩子家长的角色。教师在教育孩子上也会面临一些头大的问题,也需要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教导孩子,他们的孩子通常学习习惯良好,区别在于他们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关心和爱。
而所有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教育问题,大多和父母平日的管教密切相关。许多家长们总认为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优秀教师,能够解决孩子的一切问题,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因为无数事实证明,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生活中孩子学习的主要榜样,因此才会有“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这样的说法。
对于孩子成长道路上出现的各种教育问题,作为教师能做的就是尽力引导,和孩子谈话,和孩子父母沟通。而能不能纠正孩子存在的不良习惯,关键在于家长的监督、鼓励和言传身教。
总之,对于孩子出现的各种教育问题,作为第一责任的家长应该及时引起重视并积极需求解决之道。有些孩子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对孩子表现出不耐烦的心理,更不可进行言语打压和暴力训诫。
最后,作为家长必须对孩子早期教育重要性有深刻的认知。“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古人经验智慧的凝练,对孩子早期的教育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这样孩子在往后的人生历程中才会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