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笑得真好看(二)
十一月初,我因为骨折在家休养了两个星期 。那天当我一瘸一拐地上了教学楼时,恰巧被张晓婷看见了。她从楼上跑下来,关切地扶着我的胳膊,问:“老师,你的脚怎么了!好了没有?”一边说,一边非要搀扶我上楼。我对她说没事,让她赶紧上课去,她却不愿意离开。不停地嘱咐我要小心一点要小心一点。
望着她关切的眼神,我的心感到一阵阵暖意。虽然我没有给她代课,但是她却和我一步步走进了。那天,我心里有许多感慨,关于张晓婷的, 也关于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两特两病学生的。教书与育人,哪一个重要,而我们在平常的教育工作中,又是否把握了教育的核心,践行了教育的初心?真的,需要我们好好反思啊。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晓婷已经不再是那个动不动就掉眼泪的忧郁的女孩了。她成了办公室的常客,老师们也都喜欢上了这个曾经不爱笑的女孩。她变得大方了,好像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和学习的勇气。那天,晚上值班,我们例会延迟,班主任陈老师没来及吃完饭就在办公室批改作业。过了一会儿,张晓婷进来了,手里提着两个热腾腾的包子,说是给陈老师买的。陈老师不要,她非要老师收下不可。师生俩在那里推来推去,最后我看见晓婷急的眼圈都红了,就赶紧劝陈老师收下了。那孩子见老师收下了她的包子,脸上堆成了一朵花,好像中了彩似的,蹦蹦跳跳地离开了,像个小孩似的。
是啊, 他们就是孩子啊,不过和他们在一起久了,我们有时会无意间把他们当成很大很大的孩子,其实他们才十五六岁,还小着呢!望着张晓婷快乐的背影,我想,这或许才是作为教育人最值得骄傲的地方,也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结果。
其实,年级里还有几个行为后进生,他们曾经是老师眼中的“差生”。直至现在,也是每天小错不断,但是相比较以前,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我已经改变很多了,老师,你可不可以对我的期望值低一点。是啊, 我们有时候总是用统一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毫不在意每个学生的差异性。也许,对待他们,我们是心急了一点,如果有能像对待张晓婷一样的耐心,我想他们会慢慢变得更好的,因为教育人要永远相信:每一颗都会开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