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邱天保
吴玉和
故事核:
邱天保骂了吴玉和的母亲,吴玉和要求邱天保道歉。
情节(因果关系分析):
邱天保因为身手不凡,加上全乡在他的治下粮食增产,臭脾气见长,任他一张臭嘴到处骂东骂西。
邱天保召集下属学习,发现下属的学习一塌糊涂,怕将来遇到检查,丢他的脸面,逮谁骂谁。
吴玉和因看见对面山上牛吃菜,去赶牛,导致迟到。
吴玉和迟到,邱天保不但骂他,还骂了他的母亲。
吴玉和因为邱天保骂他的母亲,要辞职,邱天保不允许。
吴玉和要邱天保给他的母亲道歉,邱天保骂人习惯了,觉得不是什么大事,没有道歉。
吴玉和一直等邱天保道歉,邱天保把这事忘了,吴玉和大病了一场。
邱天保落难,吴玉和去看邱天保,没等到邱天保向他的母亲道歉。
邱天保升职,没忘吴玉和,但吴玉和没等到邱天保向他的母亲道歉,就是不跟邱天保往来。
吴玉和的儿子被山火烧伤,需要一大笔费用,吴玉和因为邱天保没有向他的母亲道歉,拒绝了邱天保的帮助。
吴玉和为了儿子的伤,去卖血,伤了根本。
吴玉和为了还债,去做许多他不愿意做的事,还跟着后生们上山倒树,一不小心失足连人带树坠下山崖,去世了。
吴玉和因为邱天保没有向他的母亲道歉,像个怒目金刚一样,死不瞑目,直到邱天保向他的母亲道歉,才闭上眼。
感悟:
吴玉和因为他的母亲被骂,固执地要邱天保道歉向他的母亲道歉。为了这个道歉,导致他宁可卖血宁可背债宁可做许多不愿做的事情,也不愿接受邱天保的帮助,最后死不瞑目。
旁人都不能理解他内心的固执,觉得他稍微变通一点,都不至于那么苦。
然而,他作为上过几年私塾的先生,就是不能接受邱天保不给他的母亲道歉。
而什么话都骂得出来的邱天保,根本不知道吴玉和一直在等他向吴玉和的母亲道歉。如果吴玉和直接向他挑明,他可能早就向吴玉和的母亲道歉了,也可能和吴玉和是很好的兄弟。
但吴玉和的性子决定了他不喜欢直说,也就注定了他无法主动解开误会,注定不愿和邱天保往来。
吴玉和的家人如果直接向邱天保说明吴玉和的心结,也许会是另一个结局。
但没有人理解吴玉和,而吴玉和本人又不愿变通,注定了他的悲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