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认为孩子带给我们的都是问题,那么有问题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作为父母的出现了问题。问题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会有答案的。如果把孩子在生活中的呈现看成是问题,那么说明我们想“解决”孩子,并且以为孩子的生活是有一个固定标准答案的。这样的理解本身就是需要处理的问题。在理智上以及生活经验中,不难发现,生活没有标准答案,而孩子也不是需要父母“解决”的题目。
生育一个孩子的目的是什么?面对这个生命,我们要做些什么?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给予孩子最恰当的回应,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引导孩子释放他/她的天赋。
在养育的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就是要形成一种亲子关系。孩子的诞生,甚至孩子在母亲的子宫中孕育时,亲子链接已经开始。
当孩子有诉求的时候,我们是如何对待的呢?物质上的诉求我们容易观察到,也相对容易做出衡量并拿捏其中的微妙。从孩子的习惯上,有很多种方式给予回应。但是有没有这样一种情况,基于惯性的拒绝或者是基于惯性的满足,无论哪种情形,都没有做到结合孩子当时的具体情形给予恰当的回应。道理很简单,并不是孩子所有的物质方面诉求都是正确的,反之亦然。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作为成人的父母会忽略到情景而做出简单的处理呢?
一味的满足孩子,是不是有“讨好”孩子的可能?作为讨好型人格的家长更容易出现这种“溺爱”,其实本质并不是对孩子的爱,而是对自己的爱,是一种害怕驱动着自己对孩子做出种种满足,包括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因为作为父母自己是无法忍受孩子因被拒绝而产生的冲突,这种冲突会让这类父母感觉到自己被攻击。当成年的父母缺乏必要的心理防御能力时,就会选择满足孩子。
一味的回绝孩子,则是拥有强大的控制欲望的家长。回绝的背后是体验到自己对孩子的完全掌控,而掌控的背后是对孩子的完全拥有。这也是一种自恋的变形,这种自恋会把所有与自己相关的人与物等同于自己。或者说缺少对人的边界认知,往往在生活中,这类人冒犯了别人而不自知。
对于孩子的情感需要,情况与上述则会有不同。满足孩子情感需要的家长本来就有着健康的人格。值得注意的却是,带有条件的来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则是需要警惕的。比如要求孩子做到怎样的标准才会爱孩子,才会对孩子微笑与拥抱。这样的家长的潜意识中只是选择喜爱接受自己孩子符合标准的那一面,而厌恶拒绝孩子不足的一面。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会对亲生的孩子这么残忍,只接纳孩子表现好的一面,而无法接纳孩子不足的一面呢?这是因为,这类家长在原生家庭中也是这样被对待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严格家风”是会有遗传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