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去上转变信念实修班,收获很大。经过老师系统的讲解,对自己之前找到的行为模式和心灵模式条理更清晰了。对生活中发生的行为模式和心灵模式觉察力也更强了。回来后我把之前觉察的模式用老师教的方法进行了梳理。
在我的亲密关系里,两个人之间相处时是轻松、和谐、融洽的,比如我和我先生在一起时。如果出现第三个人(比如他妈妈),我亲密关系里的人(先生)就会在言语和态度上明显表现得偏向他妈妈,在言语上让我感觉在责怪和批评我,我就感觉很委屈、不公平、愤怒。
这样的模式在我的生活中反复出现,让我很困扰。我就去觉察形成我这种模式的成因。我发现小时候我的爸爸妈妈在他们的亲密关系里,他们总是把和父母、孩子的亲密关系排在他们夫妻关系之后。在整个家庭的亲密关系里,更关注、在意和父母、孩子互动时对方的感受,如果伴侣和自己父母(兄弟姐妹)之间发生冲突,他们也更在意自己父母或者兄弟姐妹的感受,而忽略了伴侣的感受。让伴侣感受到委屈、不被尊重和重视、愤怒、灰心失望。
小时候爸爸妈妈和我、姐姐互动时,他们也总是更偏向我、在意我的感受,而忽略了姐姐的感受。我和姐姐在一起如果犯了什么错也都是责怪姐姐,打骂姐姐。让姐姐感受到委屈、不公平、嫉妒、愤怒和怨恨。姐姐带着这些不公平的感受就总是欺负我,我们小时候天天打架、吵架,我打不过她也和她打,回来就去父母那里告状,爸妈又会责怪姐姐一顿,下次姐姐就更加欺负我,我就很委屈、对姐姐愤怒、怨恨、厌恶。
每次爷爷有好吃的东西时,都只叫我去给我吃,没叫姐姐。虽然我也会给姐姐吃,但是我感觉姐姐会有委屈、羡慕、愤怒怨恨的感觉。她好多次伤心的哭着问父母,都是同一个父母生的,为什么你们什么都偏袒妹妹,好吃的,好东西都给妹妹,不给我。犯了错总是打我不打妹妹!
我觉察到先生的爸爸妈妈互动时,他们也是把父母和孩子的亲密关系排在他们夫妻关系之后。他们在和他互动时也是更关注子女的感受而忽略伴侣的感受,和我父母一样。
我发现我现在在亲密关系里的互动模式和小时候的爸爸妈妈是一样的。当我和先生、父母、孩子在一起时,也会更在意父母和孩子的感受而忽略了伴侣,让他感受到委屈、不被尊重和重视。他也是一样,当我和他父母在一起如果发生冲突时,他更在意他们的感受,让我感受到委屈、不公平、不被尊重和重视、愤怒、灰心失望。我们都延续了父母的互动方式及给我们的体验。
当我找到这个模式背后的成因后,我就明白了我亲密关系里的ta很多行为模式为什么ta会那么做,也一下子能释怀了。我就重新去选择和观想我想要的父母之间的互动模式。他们彼此深爱,总是手挽手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回来做,妈妈洗好切好,爸爸烧,他们开心的忙碌着,脸上挂着喜悦幸福的笑。每天晚饭后一起去散步。生活中的大事小情都有商有量,彼此尊重、体贴和理解对方。每次爸爸妈妈买吃的、穿的都会记得我和姐姐分别喜欢什么样的口味和颜色,为我们精心挑选。姐姐是蓝色的袋子,她喜欢蓝色。我的是粉色的。妈妈微笑的递到我们手里。我感觉到好幸福美好、喜悦、温暖、满足,被宠爱和滋养。
爷爷有好吃的,他就走到我和姐姐面前。掏出4颗棒棒糖,一人两颗。我是柠檬味的,姐姐是苹果味的。还有脆脆的青枣一大袋,递给我们。我和姐姐拿在手里雀跃的一蹦一跳的走了,我们好开心,各自打开棒棒糖吃起来,甜甜的酸酸的,感觉好幸福、满足、美好!
姐姐牵着我的手,带我去捉知了,我好开心。枇杷黄了,她爬上枇杷树摘下一串串枇杷递给我,我篮子里装满了姐姐摘的枇杷,好欣喜!姐姐给我编漂亮的辫子,戴上爸爸买的头花,好漂亮。我感受到姐姐的爱与呵护,好喜欢姐姐,觉得有姐姐真好,真幸福!
观想完我好开心喜悦,带着这份美好的感觉,晚上看到婆婆时我开心的叫她,和她打招呼。我有好久都没这么亲热的叫她,和她打招呼了。后面我每次看到她都开心亲热的叫她,和她聊天。我们很久都没这么愉快的交流了。先生看到我们这样融洽的互动,也很开心喜悦。晚上出去吃饭时,他问我牛肉要不要吃,跟我说很好吃,都是瘦肉(他知道我只吃瘦肉)。我说好啊!还让婆婆给我夾了鸡腿和鸭腿,我站起身盛汤时,婆婆说她帮我盛吧,我把碗递给她,感觉好幸福喜悦、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