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山药,茱萸,泽泻,茯苓,丹皮
此六味地黄丸方剂也。
原为宋人钱乙从八味丸去两味药而成,用以治疗小儿疾病。今人为利所图,专言补肾,误人不浅。
好在这药吃不死人,多吃点没关系。
如果要补肾,当然要先辨明是肾阴虚,还是阳虚。不分阴阳,直接吃六味地黄丸,是错误的。
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载崔氏八味丸比六味丸多了:附子,肉桂两味药,钱乙为什么要减掉这两味药?盖因为附子肉桂药性属热,壮肾阳,而小孩阳气充足,无须补阳。此钱乙制六味丸之初衷也。
而成年人,尤其现代的成年人,有几个肾阳充足的?却靠六味地黄丸来补,笑死人。
下面是清代名医陈修园对六味地黄丸的论述,言简意赅!
陈修园药书刊明:六味地黄丸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凡一切吐血、下血、咳嗽、不眠、骨蒸、遗精、淋浊,属于阴虚者,无不统治之。药方为:熟地(八两) 山茱肉(四两) 怀山药(四两) 丹皮 茯苓 泽泻(各三两);研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晒干。每服三钱,淡盐汤送下,一日两服。加五味子,名“都气丸”;加麦冬,名“八仙长寿丸”,治咳嗽。本方减两为钱,水煎服,名六味地黄汤,本为宋人钱乙治疗小儿惊撅,夜不能寐所制!
![](https://img.haomeiwen.com/i18082245/ea1300b41b7a3fe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