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我的学习方式很奇怪,自己是研究学前教育的,应该专注于看一些有关学前教育范畴的书籍,同事们都看《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幼儿教育》,而自己偏偏喜欢看《人民教育》。下面的文章写于2010年1月,大家会从字里行间看到我的学习状况,教育是相通的不是吗。
我与《人民教育》的情结几年前,经一位同事的推荐,我走进了《人民教育》的大门,不看不知道,此书真美妙,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每次浏览,它总能为我打开一扇窗,在这里我拜读了专家们的新观点、领略到了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聆听到了同行们的心声!逐渐地由偶尔看看,到了喜欢,后来爱不释手,办公室的老师都知道我最喜欢《人民教育》,每当新一期杂志来到时,他们会很自觉地把《人民教育》放在我的桌上:“呶,你的最爱!”
在一次次的阅读中,“华应龙”这个名字不知何时印在了自己的脑海中,再接下来,每每杂志到手,我都要在目录中寻找“华应龙”这个名字,后来我成了华的“粉丝”。今年,我对2009年的《人民教育》进行了统计,华老师的文章一共是七篇:第二期——红烛栏目——《学生叫我“华罗庚”》;第五期——教学栏目——《教育要给学生留下什么》;第六期——文化栏目——《“下课啦”》;第七期——教学大观——《好课要舍得“浪费”时间》;第十期——对话名师——《我是怎么想到的——讲述公开课里新点子的来历》;第十八期——教学栏目——《现在的课堂会飞》;第二十三期——文化——《享受课堂》。每次的阅读对自己来说都是一次享受、一次提升。
华老师无时不在思考自己教学活动的得与失,床头的记事本、小纸条就是真实的写照。逐渐地我也养成了这种习惯,在夜静时分,是我思维最活跃的时刻,一天的工作像放电影一样在大脑中呈现,自己边想边总结、分析其中的得与失,如害怕忘记了有价值的想法,便会马上起身记录在旁边的纸巾上或本子上,这种工作状态,让爱人看到会开玩笑地说:“你比温总理还忙!”
华老师的幽默是课堂中的一大亮点。如华老师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曾用人名游戏进行导入,此招也被我吸收。9月份,我给大专部学生上第一节课介绍自己时,在黑板上板书“杨利伟”,问学生:“认识此人吗?”学生答:“航天英雄啊!”我又板书“杨丽萍”,“认识否?”学生答:“舞蹈家。”“知道她创编过哪些舞蹈作品?”有的说是《孔雀舞》,有的说是《两棵树》,还有的说是《云南映象》。我在心里窃语:“懂得还真不少。”我再板书:“杨俊丽!”“谁知道此人?”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何许人也?”学生们纷纷摇头,“不认识。”我边摊手边耸肩,然后指着自己:“她就是我!”学生们笑了……在愉快的氛围中我们一同走进课堂。后来还经常听学生们提到这个环节设计得妙,让他们久久难忘!
关注、评价学生是华老师课堂的又一大亮点。在《学生叫我“华罗庚”》一文中,华老师谈到听完数学课,他喜欢评价学生:“我们班42名同学,听完这节课,我欣赏39位同学的表现,会用眼睛听课……”,看完后,我特别欣赏他对每位同学独到之处的评价,心中只有“崇敬、佩服”。可还是出现了疑问,那没有被评价的3位同学表现怎样?为什么老师没有对他们进行评价?华老师,你让我的思维悬挂在了半空中,直到现在还没有放下。
“华老师是为教育而生的!”他的一言一行、一笔一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有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愿作为一名华迷,追随着他,走进快乐教学的殿堂!
在这里,我要感谢《人民教育》,它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一个平台,让我们认识了中国一流的教育家,并且与他们有了零距离的心灵汇话!《人民教育》不愧为是一本注重思想含量的杂志,名副其实!
后记:将近十年了,现在我还依然每月必看《人民教育》,并认真做笔记,它已成为我生活中的精神食粮,不可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