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2 星期天 天气晴朗
抚今追昔,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教育的改革也不再“教条化”了,而是允许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以前一旦有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出现,那么专家一定会想尽一切的办法,用尽一切的方式,让人们去接纳他们的理念和方法,从来不会给别人质疑和纠正的空间和机会,但是现在我们欣喜地发现,但凡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出现,那么专家都会留有一定的余地,都会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坚定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是会“谦逊”地说上一句:我们还在不断完善中。
就连我们部编版教材上的《后记》中,也赫然印着“请广大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这时候,也许是我们对“人贵有自知之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世界往往是水平越高的人越谦逊呢。“谦受益,而满招损”,“发展才是硬道理”,在课堂上,“发展”这一理念不能不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这些思想也时时、处处指引着我。
就比如说,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每天的课堂上,自己经常会给孩子们介绍作者以及作者生活的时代,曾经只是把这种介绍当成是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似乎没有了这些环节,课堂就是不完整的,从而经常把这些环节放在课堂最开始的时间里,也就是文本解读之前。
至于,这些环节到底在课堂中有什么样的作用,不曾深思过。后来,随着参加的教育家学改革活动次数的逐渐增多,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就逐渐的加深了。
都说“言为心声”。我们每个人说话、写作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在表达着自己内在的思想状态,而一个人的思想状态又总是或多或少都受到个人生活环境的影响。那么,现在人是这样,我们经常学习的古代先贤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于是,我明白了,对一位作者以及其相关的生活时代背景的理解,其实也就是用这种方式在走近作者的时代,走进作者的内心,从而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从作者心中流淌出来的那些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
也正因为如此,故而在自己的课堂上从此打破了“形而上学”的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的环节,不再沿用惯例,一旦上课必讲作者和时代,一旦上课必先开始讲解作者和时代。而是采用了“随心所欲”的办法,努力地做到“需要时才用”,而不是“上课就要用”。或许有些时候适合于文本之前使用,有些时候适合文本中间使用,有些时候甚至到了文本结束的时候采用,同时,这些内容可以“隆重”的使用,也可以“应付”地是使用,总而言之,一句话“好钢当用在刀刃上”!
两句话“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是能够让孩子们明晰文本内容,只要是能够让课堂轻松愉悦,只要是能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只要是能够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我们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不就实现了吗?这其中,谁又能说谁对谁错呢?
对于课堂上作者以及作者背景介绍这一环节设计的思考,我想举个例子来说明。就拿大家都熟悉的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和朱自清的《背影》来说吧。
近些年来,对于朱自清的散文孩子们或多或少的接触到了一些,最不济就是听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吧,当然这是调侃。朱自清的名讳孩子们多少有些了解,可是对于茅盾先生,尽管也和朱自清先生是同一时代的人物,或许是因为教材中作品选入的少了,孩子们就更为陌生了。
两篇文章中,《背影》重在父子情深,与孩子们的生活联系很紧密,孩子们容易理解,且语言平实朴素,课堂上孩子们很快就可以“将父子情深”迁移到自己身上。故而,在课堂一开始可以不先介绍作者和背景,而是将背景和作者的相关情况“一一肢解”,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以不断插叙的形式将这些课外的知识,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知识分散讲解。不但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有效地避免了课堂上只有单一文本讲解的单调性,更是能够牵引着孩子们的思绪,不断地将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朱自清所表述的“父子情感”作对照,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中阐述的中心主旨,真正的实现“语文,是生活的语文”这一教育理念。
然而,《白杨礼赞》所歌颂的内涵年代久远,要歌颂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勃勃雄姿”和“奋斗精神”。这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们是你很难体会到的,尽管文本中所描述的场景是在黄土高原,和我们大西北的戈壁滩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可是这些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认识,终不能深入领会茅盾先生在象征背后的那份诚挚“礼赞”。所以,在课堂一开头,首先就抓住一个“礼”字来解题,从甲骨文到今天的楷书,从一个字的演变中让孩子们首先认识到作者在这篇文章里那份赞美是“至高无上”的,是“崇敬”的,这是不同于一般的文本中的“赞美”的,作者是站在一个名族的高度来写这篇文章,是一种“大爱”的赞,是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的。
可是,为何作者要把文本拔高到这样的一个高度呢?
这时候,水到渠成地开始介绍茅盾先生,介绍茅盾先生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给孩子们在解读文本之前就有一个时代空间感,那么当再次读到“这是一棵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时,孩子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理解“白杨树其实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
横向比较两篇散文,都是文学大家的代表之作,但是因为文本内涵的不同,故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介绍作者及背景”这一环节的安排就可以不同,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文本,分别留下迥异而深刻的印象。
但是,无论怎么设计这一环节,都不能抹杀“作者和背景介绍”的重要性。无论是亲情的流露,还是民族情感的表达,这些文本中的文字都是作者的“心声”,而现在叙写在这篇随笔中的文字则是我的“心声”。
故而,言为心声。
【“我思故我在”教育叙事系列之十一——“言为心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