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还好。又能静下心来了。
不过遇到难题时,自己第一感觉还是拿手机,拿起手机自己才反应过来,自己要去想,要去思考。然后再恋恋不舍放下手机,再去想东西。
大脑还是会时不时去逃避自己认为难的东西。
我昨天想到的喜欢,说到的那根胡萝卜最终还是奖励。我之前也试过,只要学够多少时间,就奖励自己一顿饭或者买一件衣服。不过这样的奖励,反而给自己不学习找到了很好的借口。
好好学习,我就有奖励,那自己不学,就不会有奖励了。没有得到奖励反而降低了自己的愧疚感,可以让自己没有什么负担去玩手机了。
就像违犯规则的人要罚款,这项规则明明是规范人的行为的,但对于那些不差钱的人,掏了罚款就好像有资格不遵守规则了。这个钱不再是罚款反而变成了一种可以买卖的特权。就已经偏离了原来的初衷。
其实这两种情况的奖励还是有区别的。读小说的奖励,就是在读小说的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得到奖励。在过程中就能让自己开心。
而学习本身不能让自己开心,必须完成学习计划后才能得到奖励。但自己每次又完不成,还会打击自己。
做完A,才可以得到B。而自己最想得到是B,而A只是为了得到B的一种手段。而手段可以有很多种,得到吃的和穿的有很多手段,可不仅只有学习这一种手段。心里很明白,即使自己不好好学习,自己真的馋了或者真的缺衣服了,自己就会吃东西或买衣服。
反正不管怎么样,自己想要B结果,自己都会得到,那为什么非要逼着自己去学习呢。
这样的奖励,就陷入了假努力的陷阱。试完这个方法,没有效果,就会告诉自己,自己为了解决问题,自己去读书了,也按书中方法去做了,但是就是对自己没用,自己真的尽力了。可能还要在想别的办法。
自己就会很感动,认为自己真的努力了,这个办法的确没有效果,再没有想到新方法前,自己不学习,反而也会对自己宽容很多。
因为这个奖励想得太敷衍了,学习必不是唯一可以得到的途径。我要很努力去想要奖励自己什么有效果,为什么不如去想,学习怎么才能让自己开心。
这样的情况,会让自己变得很混乱,反而看不分明。也养成了一种心理,学习就是痛苦的,为了减轻这样的痛苦,就要在其他的事情弥补自己,反而忘记了学习本身,这是不是也算灯下黑。
我在想,能让一件事情一直做下去,还是这件事情本身,就能给自己带来开心,在过程中就能得到胡萝卜。
就像读小说,就会有读小说的开心,其他的事情都无法让我感受到这样的开心,为了得到这样的开心,我就会去找小说读。这就是这件事本身带给自己的快乐。
而学习让自己开心的办法,并不是学习本身,就是最后的奖励,而最后奖励,也是用其他的手段可以得到的。这样快乐就是可以被代替。那自己为什么非要做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呢?
让我想起了,好像有类似的话,就是一个人喜欢一样东西,会享受这个过程,而不会太注重结果,即使这个结果是不好的,自己也会去做这件事情。
而现在有很多事情,我们都是奔着结果去做的,比如这个专业以后很吃香,这个工作可以赚很多的钱,这个特长会加分……。
因为可以得到一个好的结果,所以这件事情的过程自己有多讨厌都应该受着。
如果一个人不喜欢这件事情,仅仅只是为了最后的一个结果,他做这件事情就需要坚持,而一个人本身就很享受做这件事情的过程,就不需要坚持。
如果想要做A,就努力去在A本身中找到乐趣,让那根胡萝卜近在眼前。而不是让根胡萝卜在遥远的终点,自己平时甚至都看不到胡萝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