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的读书学习复盘总结

作者: 安雅敏敏 | 来源:发表于2016-09-25 16:10 被阅读255次
文 /Anya敏敏
01 和书店合作精读的一本好书

经常去书店看书写作,大概是老板看我学习的样子很认真,又或许是因为我是他一位店员的朋友,更可能是我告诉他我在简书写作,有爆款文章点击率破万。在他的诚心邀请下,我答应了与书店合作给地方电台写深度阅读一本书的书评稿。最开始写的是《菊与刀》,我在简书上也有同步更新内容。但是电台的音频文件老不发过来,最后老板跟我说其实主播根本没录,那本书暂时停更,更另一本书。我那失望的心情啊!

开心的是,新书的推进工作就很给力啦,有在电台广播无线播出,有音频文件可以下载听,而且在书店的公众号上也可以看到自己写的书评。我基本上是日更的,因为这是个商业合作的项目,书店老板有支付我稿酬(其实是非常微薄的,但我主要也不是为了这个)。虽然老板也允许我在网上发,只要授权了给他就行。但这些利益相关的东西我怕到时候又乱不清楚,想想还是不发在网上了吧。今天,又是打卡日,这么热爱写作的我,还是重新写一篇啦。

那说说我最近在精读的这本书吧!是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不知道梁衡先生?请自行百度。关于梁衡先生的头衔太多了,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其实自己之前也有读过他的散文,刚好是原来当老师的时候教小学生语文课本上的一篇——写居里夫人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收录在人教版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各位简书上的大伙伴们,你们对这篇文章还有印象吗?你们的小学时代是否也读过这篇文章呢?

还有,一般我看作者都会看一下书本序里别人给他的评价。而对于梁衡先生,季羡林老先生曾给出过这样高的赞许:

“我在几篇谈散文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看法,在中国散文坛上有两个流派:一个是‘松散派’,另一个是‘经营派’。我还指出,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大家的传世名篇无一不是惨淡经营的结果。我窃附于‘经营派’。我认为,梁衡也属于‘经营派’,而且他的‘经营’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都非同寻常。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之外,尚无第二人。”

梁衡先生追求一种境界,什么样的境界呢?

我现在只读了第一单元的两篇,第一篇《把栏杆拍遍》,第二篇《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两篇文章一篇写辛弃疾,一篇写林则徐。

写辛弃疾,作者不按照生平事件时间顺序来写,而是抓住词人最为动人心魄的闪光点进行勾勒;写林则徐,作者还特地三去新疆,不顾“身份”和“体面”,翻墙跳窗寻觅历史遗迹。两篇文章都用了大量比喻、对比、衬托的修辞方法,足见作者的语文功力。

但最重要的是,你能从梁衡先生散文的字里行间里,透过梁衡先生写作视角,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忧国之情。阅读本身也是一种和作者的对话,在与梁衡先生谈历史、谈现实的过程中,你可以感受到他那颗对国家、民族的忧心。

所以,非常建议学生朋友们把这本书找来看看,学习一下怎样去写作。

02 听李笑来老师的读书方法直播讲座

花了9毛9听了这个讲座,我觉得真的是跟超值了。

第一次参加在知乎上直播LIVE的这种语音讲座,因为我报名比较晚,所以不能提问,但还是有所收获。

李笑来老师说了很多好的读书方法,印象最深的点有这几个:

第一个,一定要把一本书全部读完。

第二个,要只字不差地阅读。

第三个,电子化的阅读更方便检索。

首先说第一个。我很认同,特别是有些技能类的书籍,章节内容看似独立但又联系紧密,一本读完对你脑海中能形成对书籍的清晰认知是很有帮助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笑来老师给的那个三角锥的平面和立体图了。但像虚构类的书籍,读了一半我还是觉得无趣一般就不会继续读下去了,除非是那种不得不读的经典。

第二个,关于只字不差的阅读,其实也就是在检验你的阅读正确率。一般我写书评都会读两遍文章,第一遍用指读法快速浏览阅读,第二遍边写文章边回忆书籍里的内容,记不住的部分再翻看一眼书本。第二遍也就是用到的检验阅读正确率的方法,因为有时候你能回忆起来文章里的内容可能只是在一个汉字上与原文有差别,但这一个字的差别就大大可以看出你和文章作者在境界上的区别。只有做到只字不差地阅读、认真地读,你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第三个,电子化阅读。巧合的是,我之前在阅读《整理的艺术》里看到作者小山先生也提出其实电子化的阅读方式更轻便,信息检索更快,联网更新内容更方便。但是,那个需要自己用扫描仪把纸质书一页页扫下来制作成电子书格式再放到电子书架上存档的方式,我觉得看起来很麻烦,最重要是这种电子化的办公又需要投入不小的一笔费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完全取代我最爱的纸质书。所以,我决定还是慢慢来吧!先等我把Kindle用习惯再说~

03 未来还想学习的一些方向

其实我一直是很排斥理科的东西的,但我发现自己的学习生涯还是躲也躲不开它。

大一学高数和逻辑,高数大三直接重修。想毕业以后总算可以脱离数学的苦海,谁知道考公务员还是要考数理关系和资料分析。工作以后,想这次终于可以不学了吧?哪成想你就是去做个兼职卖饮料还是必须把自己的销量计算得清清楚楚才行。

既然逃也逃不掉,那还不如学的时候好好学。而且,数学让人更清醒、更克制、更理性,我相信这是真的。说好理财理财,你连平时算账都算不赢小卖铺的阿姨,还谈什么财富自由?

因此,在未来,工作缘故需要读的书我会读好,考证需要看的参考书籍上我也会认真去做真题,大体读书方向还是偏理科技能类一些吧。没事看看自己写过的书单,提醒自己该读的书还有很多,还是要减少拿手机刷刷刷的时间来读。

最后,将这些感悟给大家分享。在未来,我们一起学习学习再学习。

相关文章

  • Day4《复盘》虚舟

    #笨笨部落读书营 读书进展:第三章 1.复盘误区 ①复盘=总结? 复盘不等同于总结,复盘只是总结的一部分。 复盘是...

  • 复盘的重要性

    坚持每天对工作,生活学习 复盘,复盘,复盘 总结,总结,总结 改进,改进,改进 提升,提升,提升

  • 【今日复盘】每天都要做好读书写作反思这三件事 34/100

    01 读书学习有收获:今天继续读《复盘:对过去的事做思维演练》,学习了复盘和总结的区别。 很多人认为复盘就是去找出...

  • 【读书清单】虚舟 复盘Day5

    #笨笨部落共读 读书进度第三章 复盘的常见误 1.复盘=总结? 复盘不第于总结,复盘只是总结的一部分。 2.复盘=...

  • 今日事,今日“复”。

    在没有学习复盘之前,我常把总结当成了复盘。学习了复盘以后,我发现总结只是复盘的一个环节而已。 1、什么是复盘? 第...

  • 学习总结

    学习一定要复盘,复盘,复盘。 课上要先跟着老师的思路。 课下要复习,要总结,总结的...

  • 复盘+

    什么是复盘 源自围棋术语,指的是从行动中学习 复盘与工作总结的区别: 复盘是结构化的总结方法 复盘是以学习为导向的...

  • 71/365复盘

    复盘是事后总结, 复盘可以加深印象, 复盘可以提取精华, 复盘可以检验学习的效果!

  • 《海长江说时间管理》云飞:《复盘管理》

    我之前常常为自己做总结,读书会的月底总结,我以为总结就是复盘,对复盘的概念很陌生。我现在的理解,总结只是倾...

  • 复盘方法论总结

    什么是复盘? 复盘是以学习为导向,通过事实回顾和重新推演进行结构化的总结。需要注意的是:复盘不是简单的总结,总结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月份的读书学习复盘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qf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