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学习海蓝博士的情绪梳理必修课。
在第三堂课,海蓝博士教我们如何做出符合内心的选择。
选择无处不在,事业、生活、婚姻、学习都需要选择,可以说,我们的人生就是一连串选择的结果。有数据统计,每个人每天至少要做出70个决定。
在做选择的时候,我们常常面临两大困惑:一个是选择太多,不知道怎么选,好像选哪个都好,又好像选哪个都不好;二是选完了就后悔,担心是不是选错了。
之所以会有这两个困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走进了选择的误区。一般人做选择的时候,容易陷入4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玲玲大学毕业后在父母的安排下进入一家企业从事行政工作,但是她很不快乐,从小热爱画画的她想成为一名插画师。她觉得如果想从事画画的工作,就必须放弃现在的工作,可是她的父母却认为现在的工作收入不错、又不辛苦,不能放弃,为此玲玲痛苦万分。这就是陷入了选择的第一个误区,想想除了行政工作和插画师二选一之外,是不是还有第三种选择呢?
选择的第二个误区是貌似在做利弊分析,实际上只是主观臆测。玲玲不想从事行政工作,认为虽然收入、工作环境都很好,但她不喜欢。但这个不喜欢究竟有什么坏处,会导致什么结果,她并没有深入分析过,甚至并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喜欢。
第三个误区是做选择时受情绪影响,不够理智。玲玲想放弃行政工作究竟是自己真的不喜欢,还是出于对父母安排的抵抗?如果这份工作不是父母安排给她的,她又会有什么反应呢?
选择的第四个误区是过分自信,自以为是。玲玲从小热爱画画,但她却并不知道成为一个插画师需要学习什么,具备哪些能力,就业前景究竟如何,会遇到哪些困难,也没有考虑过自己是否能够面对这些未知。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走出误区,做出正确的选择呢?海蓝博士教我们可以用指南针选择法,向自己提出这五个问题:
1、你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也就是,当你走到生命终结的时候,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会是满意的?
2、哪个选择让你靠近这个目标,哪个选择让你远离这个目标?
3、你可能遇到的困难、挑战和障碍是什么?
4、为此,你愿意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5、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如果出现,你打算怎么办?
如果现在你有一个心愿,正在犹豫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你可以找一个安静不被干扰的时间和地点,认真思考并回答这五个问题。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如果你有一个确定的心愿,就一定有一条可以到达的路。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真正能成就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你自己的选择。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因为选择决定方向,方向错了,越努力错得越远;方向对了,走得多慢都是前进。
所以每当你要做出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找到内心的指南针,确定自己的方向。很多人总想做出一个最好的选择,但其实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最好的选择,有的只是,你做出了一个选择,然后把它变成最好的选择。
情绪梳理必修课的第四堂课对我们很实用,这堂课海蓝博士教我们如何缓解社交压力。
我们每天都要和各种人打交道,交友、聚会、面试、工作这些社交活动对有些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另一些人却对这些事情避而远之。你可能认为这些不敢社交、不愿社交的人是因为他们天生内向,其实不是。不管内向的人还是外向的人,都可能会有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这种焦虑可能来源于过往亲密关系中的不良体验,也可能是原生家庭的影响。但不管原因是什么,要想克服社交焦虑,最重要的就是克服心理障碍。
海蓝博士的自我陪练法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社交焦虑。自我陪练法分为三个阶段:事前、事中和事后。
事前:预演和思考。
有社交焦虑的人通常非常紧张、害怕,害怕的核心是怕被别人否定、笑话、不接纳自己。所以,可以列出自己可能会感到焦虑的场景。接着,在社交活动之前,自己练习彩排整个过程,直到非常熟悉。此外,还要想象哪些点是最害怕、最焦虑的,准备怎么化解和关怀自己,思考如果出现最坏的情况,怎么办?
事中:即时自我关怀。
有时候即便做了准备,还是会遇到突发情况,或者依然会感到焦虑,这个时候可以做即时自我关怀。怎么做呢?就是像对待最好的朋友那样对待自己。先做几个深呼吸,平复情绪,然后对自己说:
我现在感到很紧张,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紧张,我并不是唯一有这样感受的人,愿我宁静,愿我接纳自己的焦虑,愿我善待自己。
或者你可以对自己说任何你想安抚和祝福自己的话。
事后:静观与总结。
待社交活动结束,我们可以对事件进行一次总结。问问自己:这次的事情有哪些地方我做得好?哪些地方可以提升?下次如何做得更好?
社交焦虑的核心是恐惧和羞愧感,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交焦虑,需要系统地梳理造成社交焦虑的原因和根源。但在此之前我们可以通过自我陪练法来缓解社交焦虑,并且在一次次的练习中做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