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近期被网络上热传的
衡量工作性价比的公式表
建议代入自己情况算一算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31292/4e43b9bd7b8e24c6.jpg)
仔细研究一下
会发现这更像是
“钱多、事少、离家近”的计算公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31292/b5c77ac3347377bd.jpg)
也许你会觉得
这只是一个过于理想化的计算题
工作带来了过多的内耗和苦累
但为了获取生活成本
这份工作就是在自己现有的条件下
而做出的最优“选择”
当然,世上本没有完美的工作
只有你愿不愿意做的工作
撇除开这些社会公认的标准
工作中要与领导、同事进行沟通协作
也会深深影响到你的工作性价比体验
“工作本身并不累,让人感到累的往往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花时间让同事明白你想要的效果
或是你顺带把他的活给干了
等你好不容易做领导带团队
给他们分配的工作都做
但佛系完成交差让人心累
既要扛住完成指标和结果兜底
又要管理人员和亲自把关细节
负担更重、责任更大、压力更猛
从而被卷进了更深的自我内耗
“内耗是被群体化后造成的无谓的消耗,例如纠结、焦虑、拖延。”
“内卷是被群体化后努力价值被下降的过程。”
职场上会遇到很多复杂的事情,如内卷严重、工作强度大、职场PUA、职场站队、加班、工作价值不受肯定、无上升空间等情况,亲身经历过种种的我们,想必也难以说自己的工作性价比高。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31292/457f51c7c497ed90.jpg)
“工作性价比公式”指标给出的结论是工作性价比
>2.0:神仙工作
>1.5:工作还不错
<0.8:惨到建议直接辞职
虽然公式一度冲上了热搜
但是很多人并不同意这个分析结果
并站出来现身说法
工作性价比得分:0.95
职业:建筑公司的预算员
观点:距离网友们所说的“<0.8就不幸福”的数值已经相差不远,但唐女士并不觉得自己不幸福。“工作带来的一些成就感、晋升空间是公式里没有提到的,工作的性价比我认为很多都不是能靠数据和公式来衡量,考虑的会有很多很细。”
工作性价比:1.5
职业:设计师
观点:自己占优势的地方在于薪水和离家近,上下班步行就可到公司,但她认为,她对这份工作的幸福感不仅仅是如此,还有领导的管理氛围,团队都比较优秀,以及和同事相处很融洽等等,“并不是说这一计算定律完全不对,而是这反映出这个公式忽视了很多其他问题,当算着玩儿,娱乐下还是可以的。”
网友观点
@每天只花两百块:这个公式不科学,摸鱼系数分太低了。
@雷声:这种只看眼前收入,不考虑个人成长和发展前途的算法,是打零工的思维方式,太短视了!
@涵哥: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幸福取决于在相同工作时长中薪资的高低。
@仙人掌仙人球:这个公式大家娱乐一下即可,毕竟很多东西没办法用数字衡量,很多变量也没考虑在内(比如福利、成长性、稳定性、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
@Li:挺有意思,算了一下4.89。感觉这个公式其实还漏了个重要的数值吧,应该跟职业发展机会相关。
专家观点
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生涯规划与职场发展顾问谭刚强认为,工作其实也是一个成长过程,除了收益外,今天的工作得到的成长机会、工作思维方法等,可能比带来的收入对今后的职业成长、幸福感和获得感带来的收获会更大。
因此,用单一的数字来判断工作性价比,可以说是陷入到一种庸俗取巧主义当中,确实人人都想少做事、多得钱,觉得这样的工作很划算,但是这种“划算”实际可以看作是取巧性的计算。
“钱多,事少”很容易让人陷入到“躺平”的状态里去,时间久了,青春也就慢慢消耗了。
所以,公式计算工作性价比娱乐一下可以,但要将其当成职业指南或者评价标准显得有些片面。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