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学校刚组织了一次模拟考试,全班学生及格人数比别的班进步了五六个,让我有点小信心了。 今天学校又组织了一场模拟考试。下午已可以改卷子了,但我想着明天要抓紧时间评讲卷子。否则下周三调考试又来了。
放下集体评卷,先改本班答题卡吧。只有先改卷子,掌握住学生的答卷情况,才能有的放矢。
监完场,赶紧坐下来改卷子。首先默写,选择分类整体批改。改完后,有喜有忧。高应的是三十七八个默写全对,另人懊丧的是二十一个人竟完美错过正确答案。
这二十一人八分选择都丢了,那么基础七十分,剩余比这个更需思维的,有多少题会做对呢?为什么会这样?难道考试时就是这么应付的?而且还是这么多学生在糊弄着每一次考试?
选择题出在议论文语段阅读上,选项的判断一方面在于学生是否静心阅读文段,从而对比,判断选项是否和文意相符合。而本次考试时选对的五个人均不是A类学生,反而是七十分左右的孩子。
再次改A类学生的全部卷子。整体想了解一下这类学生学习状态。第一位改完后,七十分题得42分,一号学生特点是书写差劲,概括题,(读题干不全面)把“卖柴”经过概括的事件根本就不按时间段进展的顺序。把一个时间段的事件完整隔开,或把两个时间段合并成一件事。或者心中没有时间段“早上”“到市场”“快晌午”“卖柴后”。
“心理描写”题结合语境,(须深入文字,结合上下文)(心理描写和心理分析要区分)
“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故事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此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回答?如果文本是散文的话,此句话不必说,除了小说。线索角度,“我”作为文章的叙事线索,使情节集中,什么文本情况才可以这样写?小说,散文,还是应偏重与小说吧!
题目作用?(内容,人物,主题,激趣)“我”的作用和题目作用,都是作用题。而作用类型题中人物、情节、主题作用是共通的。重点分析这三个“作用”是怎么来的?“人物”“主题”作用既有相通,又有区别。“主题”既有突出主题,又有丰富主题,还深化主题。到目前为止,学生读完文本,主旨还不能把握。还要继续从头讲起:本文讲的哪些人?哪些事?通过这些事表现这些人什么性格品质?通过这些事揭示什么道理?反映什么社会现象?把这些一点读明白,捋顺,做起题来得心应手。学生答案语无伦次呀!
改完卷子后,学生以上种种问题,想一想,怎么讲评卷子呢?
首先:选择、默写、字音字形学讨论,重新纠错,找学生讲题。
其次:古诗文阅读,学生翻书找答案补充背诵,找选择全对学生讲三个选择。师重点讲古文两题的课内知识点是如何包装,并且让学生辩析并更好紧扣课本去复习。
再者:名著抄背,补句,综合类看答案,理解。
最后重点讲现代文梳理事件,分析作用,和议论文思路理清前阅读辨析论点,论据及二者关系。
另外默写全对,选择全对提出表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