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对僵化的、保守的、跟不上时代的东西,或者是歪风,进行改变,就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或者他们陈腐的思想,这都会让他们感到难受,从而反感以至抵制。
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比革命更难。因为革命是将旧的体系,彻底推倒了重建,而改革只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补,对不合时宜的进行改善或淘汰。
这一点,从《周易》中盅卦卦爻辞比革卦卦爻辞艰辛,也可以感受到,只因盅卦是拔乱反动,不象革卦是推倒重建。
从历史来看,原来的体系,彻底腐朽之后,绝大多数人都有某种“窒息感”,只要有一根导火索,必然形成摧枯拉朽、不可阻挡的气势,所以往往最后会成功,虽然付出的代价更大。
而改革,最后却多失败,特别是在领导者更换后。商鞅变法icon、唐末王叔文icon主导的永贞革新icon、王安石变法icon、张居正变法以及许许多多小的变革,往往都是“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主导改革者(主要领导除外),最后归宿往往都很可悲。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准备好一百口棺材,也有我自己一口,无非是个同归于尽,却换来国家的长久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即使作为国家总理,朱镕基也感到困难重重、危险重重,何况比他职位低的其他人。
但能就此退却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虎门销烟icon的民族英雄林则徐icon无比坚定。
中国历史,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中坚力量、正义人士,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陈独秀说:“湖南人底精神是什么?‘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湖南人这种奋斗精神,却不是杨度icon说大话,确实可以拿历史证明的。”大凡湖南人只要认准一个目标,有了一种思想主张,就不会轻易改变;认死理,一条路走到底,遇到困难勇往直前,“虽九死其犹未悔”;势之顺逆,人之毁誉,全不顾及;断头流血,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屈原icon、贾谊icon、谭嗣同icon、杨度、夏明翰、陈天华icon、易白沙icon…湖南人就有那为真理敢献身的铮铮铁骨和献身精神!
就连即使不是湖南人的范仲淹icon,也为岳阳楼icon留下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作为湖南人中的岳阳icon人,我又何惧之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