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简析: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苏轼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豁达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北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简析: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3.临江仙·送钱穆父(北宋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简析:
这首词是公元1091年(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苏轼知杭州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途经杭州的老友钱穆父(名勰)而作。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词的结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4.《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北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之赏心乐事十六件
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
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
柳阴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
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箫;
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
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
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
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
关于苏轼的资料
流泪的欢笑
文/司艳平
冷寂的冬日,竟然在万千电视剧中觅得陆毅版的《苏东坡》。对苏东坡总是怀着别样的情感,他为官、为人、为朋友样样堪称楷模。他以无风无雨的心性洞察世事,观望人生。此次观《苏东坡》,千般情绪,万般怀想涌上心间。
观《苏东坡》,总是在泪流满面间感叹他的文韬武略,才能过人,但更让我心动难抑的是苏东坡以“闲人”自适,却一直都在做利国利民的大事,他是一个真正心系天下,并且身体力行的从政者、为官者。无论在怎样的遭遇里,他都能有效的将遭遇化解,变遭遇为际遇,给天下一份满意的答卷。
苏轼凭他卓越的才能深得朝廷的垂爱,宋仁宗爱他,宋神宗亦爱他,皇帝身后的最重要的女人——皇后们更是欣赏他。或许是天纵之才遭人嫉恨,苏轼的周围总是不断飞舞着一群又一群的苍蝇小人。这些小人唯恐苏轼在京得势,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弹劾他,陷害他。天性率真的苏轼虽然为官一生,留在京都的日子却屈指可数。他的一生都是在外放中度过,他的一生都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他的足迹遍及了大半个中国。对于苏轼来说,这是不幸,亦是幸运;对于他恩泽到的地方百姓来说,则是绝对的幸福与幸运。
熙宁七年公元1075年,密州大旱,蝗灾严重,百姓们颗粒无收。许多家庭养不起孩子,将孩子扔在路边。匪患迭起,滋扰百姓。密州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是年,宋神宗因看到郑侠的《流民图》,痛哭流涕,才知道执行新法的官员报喜不报忧,一味的虚报瞒报,哄骗朝廷。在内外交患的情况下,神宗任命苏轼为密州太守。下车伊始的苏轼,来不及半刻停歇,安置弃婴,向密州官员了解具体情况。面对蝗灾、旱灾、匪患、饥荒的严峻局面,苏轼找出救民的第一条措施,开放盐禁,允许小商小贩卖盐,给百姓找出一条生路;其次,苏轼利用密州产盐的有利形势,向青州以盐换粮,饥荒局面得到控制。在密州期间,苏轼写出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等著名词作。
政绩斐然的苏轼不断遭到构陷,他人生最黑暗的时期终于来临。李定、舒亶、张璪等小人在宰相王珪的授意下,搜集苏轼诗文,罗织苏轼罪名。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8月,苏轼因诗获罪,被逮捕入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经过长时间的审问,苏轼受尽折磨,差点丢了性命。后因高太后及范镇等人的积极营救,12月获释出狱。
出狱后的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没有俸禄,朝廷不提供食宿,其实就是带罪之身。苏轼到达黄州,看到农人们徒手插秧,甚是辛劳,于是发明了一个新的插秧工具,名为“秧马”,黄州百姓又给它另起新名,为“苏公马”。没有俸禄,苏轼带领家人们开荒种地,亲耕田园,做起陶渊明,自号东坡;没有房子住,苏轼带领大伙建造房子,起名“雪堂”。看到黄州有丢弃女婴的恶俗,苏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己不得签署公文,管理政事,而无能无为的通判官员对此恶俗置之不理。气愤之下的苏轼积极倡导成立救儿院,一方面卖字画筹钱,一方面广泛募捐,以此拯救女婴。
苏轼在黄州五年,虽然没有担任要职,但仍然以心忧天下的胸怀关注民生,为百姓做事。旷达洒脱的东坡总是在寻找着自己的生命支撑,虽然有孤寂悲凉的慨叹,但更多是忘我忘情的忠君为民。黄州五年,他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等脍炙人口的华美诗篇,还创作了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寒食帖》,奠定了他宋代第二书法家的地位。
长江的滚滚波涛浩瀚着东坡的满腔才情,“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东坡的词句唱响了华夏大地的每个角落。难怪东坡说:“黄州是我的祸,也是我的福。感谢黄州,赠我诗词美文;感谢黄州,让我头戴斗笠,手扶犁耙,耕作田间山边,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农人!”黄州诞生了苏东坡,黄州成就了苏东坡!每每看到东坡在狱中受尽折磨,鬓生白发,泪落潸然。可是再看到他在逆境、险境中的大幽默、大智慧,又不免欢笑起来。潇洒的东坡其实有着彻悟人生的大智慧啊!
公元1085年宋神宗驾崩,年仅六岁的哲宗即位,由高太皇太后代理国政。从此,苏轼人生的黄金时间来临。太皇太后代政期间,废除新法,重用元祐老臣,起用司马光为相。王安石、司马光一个极左,一个极右,要不全盘接受新法,要不全盘循规旧制。苏轼总是从实际出发,客观求是,因此,并不得司马光垂青。即使废除新法,他也是科学实际地从新法利弊出发,而不是全盘否定。正是这样的原因,苏轼总是如同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虽然太皇太后一再挽留苏轼在京为官,但苏轼不愿与群小争辩,祈求外放到杭州。
杭州,可谓是苏轼的第二故乡,第二次到任距离第一次间隔十八年之久。十八年的岁月沧桑,书写着东坡不同寻常的人生轨迹。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轼以龙图阁大学士的身份到杭州任太守,从此,杭州开始了崭新的气象。是年的杭州遭遇瘟疫,旱灾严重,百姓颗粒无收。苏轼到任后,从治愈瘟疫开始,官方自办安乐坊,免费为百姓治病,并且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的奸商;打开官府粮仓,为百姓发放粮食,免除大家的后顾之忧。西湖淤泥严重,苏轼带领百姓疏杭浚道,治理西湖,并在西湖之上建造九座亭子。被苏轼整治过的西湖,更加妖娆着她的动人容颜。西湖之上的苏堤,就是百姓为感念苏轼,为他修建,以他命名的。即使现在去往杭州游玩,杭州人总会称赞,如果不是苏东坡,西湖就会不复存在,杭州就会缺少一颗璀璨明珠!
说到章惇,他曾是苏轼的友人,后来听信小人从中作梗,与苏轼反目。反目就反目吧!此人心狠手辣,惩治起苏轼,绝不比苏轼的政敌们手软。苏轼后来被贬广东惠州,被贬海南儋州,都是拜他所赐。
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轼被贬惠州,已是老迈之身。这里属于瘴疠之地,路途迢迢,苏轼只带着小儿子与王朝云前往。朝云,这个在苏轼晚年生活里的一抹彩霞,以她的才情、聪慧温润着苏轼的内心。到得惠州,也就是岭南,处处可见累累白骨,贬谪之人客死他乡,竟连收尸的人都没有!这里被称作贬官难以生还之地。历尽千帆的苏东坡,已深深品尝人生的诸多滋味,他知道该如何安顿自己的内心。在惠州,他买地种橘,修建房舍,又过起他的田园生活。他著书立说,著写《易传》,还为百姓筹资建桥。谁言苏轼能贬倒,他是越贬站得越挺拔啊!“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吟唱此诗,别有一番乐趣。只是,垂垂老矣的东坡还是遭受了人生的又一重创,朝云先他而去。此时的东坡万念俱灰,已然看透世间一切。
但章惇、蔡京等人闻听苏轼的诗歌,怒从中来,又向皇帝进尽谗言,将苏轼贬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儋州。在苏轼以前,贬到那里的人无一生还,而且还属蛮荒尚未开化之地。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苏轼到达儋州,以同样的心怀待人待物。这里的百姓得病不吃药,苏轼自行为百姓看病,并且亲自上山采药,以自己的躬身实践改变陋俗;这里的百姓不饮用井水,直接饮用河水,苏轼自己筹资募捐,为百姓掘井造福;更为主要的是,他成立乡学,传道授业解惑,教百姓们读书识字。在他的影响下,海南出现了第一位进士。苏轼对海南,影响更深远。
公元1101年,宋徽宗即位,诏苏轼还朝。千里迢迢的路途,灯枯油尽的苏轼所到之处,百姓们无不欢欣鼓舞,夹道欢迎。苏东坡以德冠天下,以文冠天下,以才冠天下,以能冠天下,更以他永远站立的灵魂冠天下。颠沛一生的东坡,终于病逝于跋涉的路途之中。命运似乎就是那样安排着,他的生在流转,他的逝也在流转。可是,他的一生堪称鸿篇巨制,波澜壮阔,每一个靠近他的人,都能从他身上汲取到无穷无尽的能量。历尽磨砺的东坡,流转一生又何妨?
谢谢陆毅演的苏东坡,竟让我如此清晰地厘清了苏东坡雄浑壮阔的一生,让我观望到他的各个侧面,让我对苏东坡有了更为立体和全面的认识。流着泪,又含着笑,又是悲,又是乐,在这流泪的欢笑里观东坡,识东坡,解东坡,谁言不是冬日暖阳呢?
好兄弟,一辈子——聊聊苏轼、苏辙的兄弟情
《金钥匙》杂志
说起唐宋文学史上最才华井喷的一家子,读过书的都会想到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毕竟唐宋八大家,这苏门一家就占了三个,你让同一时期的那些文章大家们情何以堪?
就算置之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恐怕也只有曹操、曹丕、曹植这一家。问题是,后面这家的家风不太好,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我们还是聊苏家的事吧。
父亲节也过了,今天我们就不谈苏洵的父爱如山、教子有方,而是聊聊苏轼、苏辙的兄弟情。
苏轼比苏辙大3岁,兄弟俩从小并肩携手,长大后更是患难与共。苏辙说哥哥“扶我则兄,诲我则师”;苏轼认为弟弟“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甚至说弟弟的文章胜过自己,“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苏轼你这样夸奖自己的弟弟可就太过了,整个宋代,你说你的文章排第二,谁敢排第一呢?)
兄弟俩的感情好到什么程度呢?《宋史·苏辙传》记载:“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要知道,从古至今,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反面教材比比皆是,曹植、曹丕的例子就不用提了,就拿宋代来说,兄弟同朝者甚多,但像苏氏兄弟那样历经患难而始终兄弟齐心的却很少。
如同为唐宋八大家中的曾巩,他在朝中算“旧党”大臣,他的弟弟曾布却是“新党”的中坚人物,另一个弟弟曾肇又是“旧党”的重要角色,因为政见不和,兄弟之间闹得很不愉快;还有北宋后期的奸臣蔡京,和弟弟蔡卞虽然都是“新党”,但却为了利益之争,后来水火不容。相比之下,苏氏兄弟的手足情深实在令人感叹!
因为出仕后聚少离多,所以兄弟俩常常是鸿雁传书,几十年间,从未间断。苏轼几乎每到一个任所就给弟弟寄信赠诗,仅以“子由”为题的诗词,诸如《示子由》《别子由》《和子由诗》等,就超过100首。
苏轼喜欢和弟弟开玩笑,在《戏子由》一诗中,他这样写道:“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意思是,子由童鞋个子太高了,住的房舍又太小了,若伸直了身子,头便撞到屋梁上了。(苏轼你这样损自己的弟弟就不对了,他个子长得比你高也是错吗?)
苏轼和苏辙的兄弟情深在当时便被称为佳话。据北宋时人记载,欧阳修喜欢交友,于是口里常吟诵孔融的诗句“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范仲淹喜欢论兵,于是口里常吟诵韦应物的诗句“兵卫森画戟,燕寝疑清香”。而苏轼最喜欢吟诵的诗句是什么呢?
是“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
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示全真元常》诗中的一句。苏轼、苏辙年少时曾共读此诗,感慨甚深,约定以后要早日退官,兄弟回家团聚,对床而眠,共听潇湘夜雨。
苏轼最出名的几首诗词,说起来都离不开苏辙。
中秋是中国人十分看重的一个节日。月圆之夜,最大的快乐,就是一家人聚一起,边吃月饼边赏月,此时此刻,最应景的,莫过于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尤其是最后几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千百年来,中秋咏月之作不可胜数,但自从苏轼此词问世后,其他的作品全都黯然失色了。
那么在这篇感天动地思念亲人的词作中,苏轼想念的是谁呢?
答案是:苏辙。
因为这首词的副标题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一个人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深深想念起另外一个人,那么这个人绝对在他生命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于苏轼来说,这个人就是苏辙。作这首词的时候,他和苏辙已经六年没见面了。
我们不知道,苏辙看到哥哥这首词作时的心情,我们只知道,从此历届的中学语文课本里,都有这一首《水调歌头》。
元丰三年(1080)初,苏轼被贬作黄州团练副使。同年五月,苏辙送兄长的家眷来黄州,期间由苏轼陪同到赤壁游玩。
兄弟俩难得一聚,在赤壁矶头,对酒小酌,看江天辽阔,不亦乐乎!
胜景游目骋怀,苏辙忍不住诗兴大发,当场赋了一首七律:
新破荆州得水军, 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险, 百姓安知赤壁焚。
觜距方强要一斗, 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关衅, 意突成功所未闻。
这是一首标准意义上的怀古诗,主题很鲜明,即从赤壁之战的历史中引出教训:不能依靠军事力量的强大去进攻本身没有荒乱失德行为的国家。
客观的讲,这首诗写得不错,如果是一帮文人墨客诗酒唱和,说不定还能拔个头筹。于是,苏辙用满怀期待的眼光看着哥哥,希望哥哥能点个赞。毕竟在别人眼中,苏辙是学霸一样的存在;但是在神一样的哥哥面前,苏辙自己还是不够自信。
苏轼笑了笑:“子由,这首诗写得不错,刚好我想了首词与你和一下。”说着,呼童子铺纸磨墨,一番龙飞凤舞的行书写下来。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辙看完后,拍照发到朋友圈,只说了一句话:“我见证了历史!”
从此,这首词被视为宋词豪放派中的第一名。
作为从小玩到大的兄弟,苏轼、苏辙彼此相知于心、肝胆相照。
熙宁十年(1077),苏氏兄弟分别7年后在徐州相聚,两人互相作诗应和。
苏辙劝哥哥,“常恐坦率性,放纵不自程”。(你性格不要太坦率,文章不要太放纵不羁,小心被人抓小辫子。)
而苏轼牵挂的是弟弟家里人多度日艰难,“森然有六女,包裹布与荆。无忧赖贤妇,藜藿等大烹。”(虽然有六个女儿,幸亏弟媳贤惠。虽然布衣蔬食,但子由生性达观,纵然明日无晨炊,也依然倒头作雷鸣。)
苏轼曾说过弟弟的文章胜过自己这样的过誉之词,他也曾对苏辙说:“吾视今世学者,独子可与我上下耳。”虽说这口气之大,很有点“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的感觉,但也看得出他对弟弟才学的看重。
而苏辙自承,苏轼谪居黄州之后,“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意思差不多是,哥哥贬去黄州之后,闭关修炼,勇猛精进,已成为打通任督二脉的绝世高手,自己已经远远赶不上了。
苏轼一生中遭遇到的最大的劫难莫过于“乌台诗案”,这是一场典型的文字狱。用时人刘安世的话来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与朝廷争胜耳。”
常言道,患难见真情。苏轼入狱后,平日里的好友人人自危,大多不敢出头为他说话。苏辙也因受牵连而日子难过,但他不仅没有丝毫怨言,还将哥哥的家小接到自己家中安顿,并一再上书神宗皇帝,愿免去一身官职为兄赎罪。
在狱中,苏轼备受御史逼供拷问,一度认为自己难逃一死,于是写下两首绝命诗托人带给苏辙,其中一首如下:
圣主如天万物春, 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 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 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 更结来生未了因。
诗中次联,苏轼以后事托付兄弟,宛然一篇遗嘱。但在诗的最后,苏轼把我们带上了表达手足之爱的巅峰:“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虽然时空的浩劫将使伟大时代的一切都荡然无存,但兄弟之情则将在死死生生的轮回中永恒地延续!
据说神宗皇帝也读到了此诗,动了恻隐之心,于是赦免了苏轼的死罪,将其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从此,北宋朝廷里少了个一品大员,而中国文学史上则脱胎换骨成就了一位不世出的文宗——苏东坡!
苏轼一生的三起三落
一起:步入仕途。1057年考中进士后,苏东坡第一个职务是陕西风翔府判官,从八品,干了将近3年。被召回朝廷后,他任职史馆(国家图书馆)。神宗熙宁四年(1071),下派到杭州做通判。然后到密州任太守(1074)。后来又转任徐州太守2年,湖州太守3个月。
一落:大难临头。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关在御史台审讯130天。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与旧党之争。苏东坡反对变法,站在旧党一边。被贬黄州。
二起:东山再起。1085年4月,宋神宗驾崩,年仅l0岁的哲宗继位,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变法,史称“元祜更化”。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短短17个月时间,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
二落:知难而退。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坚持原则,反对全盘否定。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苏东坡觉得不开心,一再主动请辞外放。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个月。
三起:再回朝廷。苏东坡1091年3月回朝,当了7个月的吏部尚书,然后出任颍州、扬州1太守,再任兵部尚书1个月、礼部尚书9个月。
三落:一贬再贬。1093年9月,太后驾崩,18岁的哲宗亲政。变本加厉打击元祜党人。先把苏东坡降为定州太守,赶出京城:上任1个月又被贬到遥远的惠州,在那里住了2年零6个月;再贬,被贬到更远的儋州。这就是苏东坡三起三落、跌宕起伏的人生。
苏轼简介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