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阳光正好,我坐在阳台的小板凳上看书。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的人生三书的第二本,写这本书时,安德烈已满十八岁,是个思想成熟的青年了。书中的观点,于我而言,是新鲜的,是具有启蒙意义的。所以,阅读这一本母子合著的通信集,我不由自主地放慢了速度。
我的“冷”来自哪里?老实说,安德烈,作为这个历史坐标点上的台湾人,“民族主义”使我反胃——不管它是谁的民族主义。你知道,一个被长年过度灌食某种饲料的人,见到饲料都想吐。我们都被灌得撑了,被剥夺的,就是一份本来可以自自然然、单单纯纯的乡土之爱,纯洁而珍贵的群体归属感。它一经操弄就会变形。
但是,有一个相反的东西却使我很清楚地看见自己的归属:耻感。当我的“总统”跑到国际的舞台上,耍的却是国内的政治斗争,我觉得羞耻。当台湾的商人跑到贫穷的国家访问,把钞票抛向空中让赤脚的孩子去抢,而他在一旁哈哈大笑,我觉得羞耻。当国际新闻报道台湾在中国大陆和东南亚的制造工厂如何不人道地虐待工人,我觉得羞耻……最让我觉得羞耻的,是读到台湾人如何虐待越南和中国大陆的新娘或泰国、印度尼西亚的劳工。
这份羞耻,使我知道我是台湾人。
所以,十八岁的安德烈,请你告诉我,你,为德国队加油吗?“德国”对你意味着什么?德国的历史,它的土地、风景、教堂、学校,对你的意义是什么?你以马丁•路德、以歌德、以尼采、以贝多芬为荣吗?希特勒的耻辱是不是你的耻辱?你,还有你十八岁的朋友们,已经能自由地拥抱“德国”这个概念吗?或者,因为历史给了你们“过度肿胀的”的罪感和耻感,押着你们远离“德国”这个概念,反而又造成另外一种不安和尴尬?
安德烈在回信中说,德国人逃避“国家”这个东西,以至于宗教都显得比较“安全”。逃避“政”, 所以“教”就凸显了。他们这代人 ,因为在这种与“国家”保持距离的文化和教育中长大,受到爱国宣传的影响也就小之又小,政客也就不能轻易左右他们的思想。
当你对“国家”抱着一种不信任的态度的时候,你比较能够冷静地去分析它的问题所在。
他们内心是矛盾的,紧张的。在情感上,他们是“以德国为荣” 的,但另一方面,因为纳粹的历史 ,他自小知道这种“荣”的情感是“错误”的,是不可以流露出来的。最近几年,他们这一代年轻人对这种小心翼翼的思维模式开始反抗,他们想要自由,做自己想做的,说自己想说的。他强烈地感受到世界杯足球赛对德国的集体意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发现德国文化——流行音乐、时尚和电影就像浪头一样纷纷涌现。
安德烈允许妈妈“偷窥”他和一个美国朋友的网上交谈。
安:你怎么界定自己是“美国人”?
路:这太难答了。我不喜欢美国人。
安:那么你认同什么?
路:我认同我的同代人,和国籍无关。
……
读到这里,我陷入了沉思。他们讨论的这些问题我似乎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这是不是一大疏忽?对于国家,对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的孩子有怎样的认识?他们孩子认同我们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吗?
我们小时候写作文,常常以这样的话作为漂亮的结尾: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作贡献。当时我们并不了解“社会”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被教导说,从学校毕业,就意味着踏入社会。
前几天,孩子要写到自己对于“社会”的愿望,他竟脱口而出:我还没有进入社会呀。爸爸也经常说,“社会”“人生”这样的话题太大,你现在提这些为时尚早。
那什么时候合适呢?等到他尝到生活的水深火热的时候吗?
“他是个孩子,他能懂什么?”
“他不懂道理的,不要和他讲道理……”
“不要辩解,听大人的就行了!”……
我的耳边常常充斥着这样的声音,我为此感到忧心。我想把孩子带到更自由更宽阔的世界里去,就要和这样的思想拔河。我想,教育没有“输”或“赢”,只有发现和觉醒,成就更好的自己。
感谢作者,她让我懂得,做一个母亲,仅仅心中有爱是不够的。对于孩子,我们无私地爱他,耐心地指引他,待他有了自己独立的世界,要果断地放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