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终其一生都保持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
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素与简,不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哲学。
简单,让心灵安宁
庄子曾说过,五色乱目,能令目失明;五音乱耳,能令耳失聪;五味浊口,能令口味败;纵情猎物,能令人心情狂乱;难得财货,能诱人行为不端。
缤纷的色彩看了就会让人两眼昏花,歌乐欢动,喧哗不已,听久了就会使人耳聋失聪。山珍海味吃多了反而使人胃口病伤而厌恶饮食。驱马奔驰,围捕田猎,时间久了会让人心智狂乱而纵情放荡。贪求宝物而不知满足,时间久了就会使人行为乖戾而举动失常。”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金钱、权位、名声而整日拼搏劳碌。在追逐的过程中让自己时刻处于一种十分焦虑的状态。如果追逐不到,那会被打击地痛苦万分,乃至一蹶不振。
如果名利追逐到手,那野心和贪欲又开始滋长,进行新一轮的追逐,循环往复,一刻不得安宁。
老子有言“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 如婴儿之未孩。”
你看那众人熙熙攘攘,汲汲名利,好象赶赴丰盛的筵席,又像春天去登台眺望。只有我淡泊而无动于衷,就像那还不知笑为何物的婴儿一样。
一个人只有节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减少心中的杂念,不再汲汲于求,不再患得患失,才能让心灵真正意义上沉静下来,享受生命的幸福与安宁。
简单,才是最好的享受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他住着破旧的房子,人也很瘦弱,除了日常的讲学著书,有时还要靠打渔、打草鞋来维持生计。但就是这样,他依然视前途为草芥,视富贵如粪土,一生都保持着极其简单的生活方式。
楚王听说庄子很有学问,特意派了两个大夫去聘请他为相。两大夫在水边找到正在钓鱼的庄子,说明来意。
庄子听了,头也不回,答道:“我听说楚国有个神龟,死了三千年,,枯骨龟甲还被楚王珍藏着,你们说这个畜性多幸运呵!”两大夫还不太懂这个意思,还以为人说的是楚王敬贤之意。
不料庄子冷笑道:“我呢,却宁可拖着尾巴在泥水中爬行,活得自由自在,我可不愿意让楚王供奉珍藏。”两个大夫这才又羞又愧地退去了。
苏轼被贬谪黄州之后,一度恼怒自己不能“忘却营营”,但是后来,他在《前赤壁赋》中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和功名利禄相比,清风明月是天然存在的东西,简单质朴,一钱不花,却是人生最好的享受。
周国平先生曾经说过:人生有很多出于自然的享受,其中的快乐远非虚名浮利可比,欣赏自然美景,享受友谊、爱情。享受它们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愈是自然、简单的东西,就愈属于生命的本质,人世间最甜美的享受始终是这些最古老的享受。
简单,才能有所成就
庄子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意思是空的房间,才能有光透进来,才显得敞亮,喜庆的事情才会不断出现。
人也是如此,只有卸下心头的负累,抛除心中的杂念,心里才能有空间放下有价值的事情,才能在做事的时候保持专注。
《庄子·达生》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梓庆的人擅长做鐻(jù一种乐器),看见的人无不惊叹好像是鬼神的工夫。鲁侯见到便问他,说:“你用什么办法做成的呢?”
梓庆回答道:“我是个做工的人,没什么特别高明的技术!我只是在准备做鐻时,从不敢随便耗费精神,必定斋戒来静养心思。不再怀有庆贺、赏赐、获取爵位和俸禄的思想,不再心存非议、夸誉、技巧或笨拙的杂念,直到不为外物所动仿佛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体。然后进山挑选木材,开始制作。我的选材完全符合自然,制成的器物疑为神鬼工夫的原因,恐怕也就出于这一点吧!”
钱钟书学富五车,闭门谢客,静心于书斋,潜心钻研,著书立说,留下旷世名篇;齐白石晚年谋求画风变革,闭门十载,破壁腾飞,终成国画巨擘。
历史上,张良、董仲舒、诸葛亮、韩愈等卓越的人物,也无一不是淡泊名利之人。
活得简单,心无杂念的人,才能把精力专注在事业上,最终有所成就。
活得简单,可以安顿心灵,可以享受生命,可以有所成就。
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行。
世上东西千万种,我们并不是每一种都需要,我们要做的,就是剔除那些过多的欲望,留下那些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而已。
就像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的那样: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人活到极致 一定是素与简---文/清莲居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