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过程中,对于同一个话题,有的人文思泉涌,下笔有神。有的人黔驴技穷,裹足不前。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大家不同的状况?我们应如何像高手行家一样快速构思写作角度?
在一次语文教学培训课上,导师为了帮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快速学会写作构思,他在白板上写上一个大大的“秋”字,让大家回顾了一些名家们关于秋的作品。当大家都沉浸在回顾优秀作品的时候,他忽然话锋一转:同学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写秋。
我们写秋?大家一脸茫然,一时间头脑混沌。对于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字,不知道从何下手。
导师看我们一筹莫展,他呵呵一笑,在“秋”字周围画了一个圆圈。同学们,首先我们让“秋”长一只左脚——忆秋。看到这两个字,请大家说说你们身上发生的有关事例。
有同学说到某一年的秋天,与恋人去黄山,讲述了一段幸福的时光。有同学说,总是听说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但家乡的父母那一个秋日送别子女的背影,却成为一道伤疤,因为那次在秋天送别,自己再也看不到父亲哪怕羸弱但至少存在的瘦小身影,那份与秋有关的记忆终生难忘。有人说,喜欢回忆秋,回忆秋的云卷云舒、秋的萧条寂静、秋的瑟瑟发抖、秋的惆怅落日……
那是一次严格的专业培训课,全班50个人,导师必须听完每个同学的忆“秋”。每个同学都是讲自己的亲身经历,每个人都进行了一次“秋”的回忆,因为有关回忆,有关“秋”字本身自带伤感,很多同学讲的泣不成声。
我的忆“秋”也是深刻的。
第一次接触钢琴,便痴迷地喜欢上它的黑白键。钢琴课上,自然认真学习。老师见我练琴勤奋,私自给我布置了一首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秋的私语》的钢琴曲。望着满乐谱的蝌蚪和豆芽菜,听着录音里忧伤的、像脚步一样阵阵徘徊、像湖水一样层层荡漾的旋律,第一次鼓足勇气接受了第一次全国青少年钢琴演奏挑战赛……
一次刻骨铭心的洗礼,一场酣畅淋漓的拼搏,若干年以后,谁又会想到,一首《秋的私语》钢琴曲,还会成为一个50人忆“秋”的交流内容之一?
全班同学都讲述了自己的忆“秋”经历,导师又在“秋”字的下方划上另一条线:现在我们让“秋”字再长一只右脚——寻秋。
和忆“秋”一样,他让我们每个人讲述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寻“秋”的事例。
有了上一轮忆“秋”的分享经验,这一轮,大家很快就找到思路。有人讲自己的迷茫,失败,在“秋”里寻找原因,终得幡然一悟。有人讲自己在一次散步时,随手捡起飘在脚边的落叶,开始了一天的思考。有人讲自己身体天生有疾,在一个“秋”雨里启程,寻找天山雪莲自救……
见大家都分享了自己的两轮与“秋”有关的素材,他又在“秋”字左边水平方向画上一条线,丢出一句话:现在我们让“秋”长一只左手,同学们,你们的生命里有名字里含“秋”字的人吗?或者你因为“秋”字,想到了哪个人名呢?他们是一个怎样的人?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于是这一轮,每个人都开始讲述了一个个名字里含“秋”字的熟人、朋友、子女、甚至是对《秋菊打官司》中秋菊的看法,《唐伯虎点秋香》中秋香的幸福……
再一轮,老师分别让我们在“秋”字长了一只右手,又在头上左边右边各长一个角,内容同学们自定,有的同学说要读“秋”,有的同学说要思“秋”,有的说要盼“秋”,有的说要锁“秋”……
导师并不阻止大家,微笑着倾听,他的课堂结束语非常简洁:
如何快速构思写作情节,请大家记住:
1、抓准写作内容的关键字(例如:秋)眼并组词;(注:越新颖越好)
2、结合所组的词(例如:寻秋),找生活中的素材;(注:必须半真实半虚构,若全部真实会缺文学的“灵”性,若全虚构会缺生活气息失去“真”)
3、所写素材必须在内容上有深度(例如:寻秋,时光一去不复返,与其纠结于某时某事的忏悔,不如珍惜失败沧桑后的淡定);(注:给人感悟或引人思考)
4、用动词组词构思更快捷;(注:作者首先必须想好动词所指向的喜憎,比如书,撕书,还书,捐书,赠书,偷书,出书……)
一次学习,终身受益。直到现在,我对导师一直心存感激,他让我在写作路上看到了星星光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