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

《道德经》

作者: 樂安東籬書院 | 来源:发表于2020-05-27 17:40 被阅读0次

《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随感】

世人知美之为美,丑之为丑者常人也。可悲的是,甚至有相当多的人,已经无法感知生活的美与丑。他们不仅失去了视觉、味觉、触觉等一系列感官,更失却了自己的本心。只关注外在的形体而忽略了内心的澄澈。心灵被污垢层层裹挟后,内心的明镜被遮蔽了,良知也就泯灭了。失去感知岂不是很悲哀吗?故心灵的明镜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只有内心澄明,才能照见周围的世界。

阳光普照从不徇私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教诸弟子侄以耕读孝友为本(节选)

【背景】

这封信是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九年即公元1849年四月十六日写给远在家乡的四位弟弟的。此时曾国藩已经做到了礼部侍郎的位子是从二品的官衔可以说在官场上已经十分成功了,但是官宦之家如何长久不衰官场的成败是否就等同于人生的成败呢?对于这些问题曾国藩都有深入的思考并在信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澄候、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

四月十四号接到今年三月初九号你们发来的第四封信第二天又接到ニ月ニ十三号所发的第三封信二月初四号所发的第二封信已经在三月十八号那天收到了。只有正月十六七号所发的第一封信至今还没有收到。我仔细想了想,但凡天下的官宦人家最多享福一代人就到头了,他们的子孙最开始骄横、放荡,之后行为不端,最终成了家里的大坑,坑爹坑娘能够把富贵的运气延续一两代的太少了。做生意的人家,勤俭节约的,能够延续家业到三四代之后,而读书人家,谨慎朴素的则能够延续家业五六代,懂得孝敬友爱的家庭,则可以把家业绵延不断的传到八代、十代人。我现在仰仗着祖宗们的眷顾年纪轻轻就发达了起来,非常害怕我这一辈子就把祖宗积累的福分都享用完了,所以很想教育下一代,但愿他们生在以种地为职业,以读书为志向,讲求孝敬友爱的家庭里。弟弟们一定要多读书,勤用功,千万不能动不动就念着,要考中进士当官。如果不能看破这层道理那么即便高中进士,当上了大官,也终究不能算是爷爷的好孙子,咱们家的大功臣啊,如果能看透这层道理,那我真是太佩服了。每次我升了官,得了好差事,四弟就说我是父亲的好儿子,爷爷的好孙子,竟然不知道官大与否并不是品行良好的评判标准。如果仅仅拿官做的大小,作为评价一个人品行的标准,那么李林甫、陆怀慎这些人,哪个不曾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显耀一时呢?怎么能根据官的大小判断一个人的品行良好呢?我扪心自问,自己的学识实在是浅薄,阴差阳错的坐到如此大的官,然而让我时刻留意的是:我现在虽然在官场上混,却时刻做好了脱离官场的准备。要让自己在退休回家的时候,自己能淡泊处之,妻子可以任劳任怨的做家务。可以无愧于长辈,还有兄弟们,可以无愧于父老乡。仅此而已。弟弟们如果发现我的内心、行动有跟我所说的不符合的地方希望你们能随时规劝我……

【随感】

半个圣人曾国藩身居高位依然处处谨慎小心,在位常想退位事,时刻提醒弟弟们不可骄纵放荡自己,做官只是一时,“忠厚才能传家久,诗书方可继世长。”内圣的修养是根本,没有内圣的修养,不用着急做官,否则,如何面对权利、地位、金钱、美色的诱惑?没有内圣的支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只是笑谈罢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hg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