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金融通识课思维导图
做为一名金融工作者,虽然从业也将近快30年了,但发现自己根本就不懂金融,对金融两字更是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今天就跟陈志武教授来好好学习一下。陈志武教授是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中国十大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打动大半个CEO圈的金融学者。本书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为我们普及金融底层逻辑,打开通往巴菲特所言"睡觉的时候也赚钱"的思维之门。
金融其实很简单
首先什么是金融,所有涉及到的跨时间的金钱或价值的交换,都是金融。譬如说"养儿防老"这是一种金融安排,让儿子作为父母防患于未来与养老保障的载体,所以父母跟儿子之间也是在做跨期交换。传统习俗、迷信、宗教,包括爱情、婚姻、家庭、礼尚往来,以及儒家、基督教等文化的背后,其实都含有丰富的金融逻辑。等看完这本书,作者说你会理解为什么金融不仅解放个人、给你带来自由,而且也迫使儒家文化进行转型。
财富既是过去,更是未来
如果你只是靠月工资,没有投资、没有财产性收入,那么,你就很难富有!因为资产、股权可以24小时赚钱,"无产不富"就是这个道理。作者说,年轻时期重点是培植人力资本、学习知识、积累技能,中年时期重点把人力资本转换成金融资本,到50岁后就主要靠金融资本的投资回报生活。这也是为什么不管你是学生、老师,还是医生、护士、工程师、官员、文艺工作者,不管你的职业和身份是什么,都应该学习金融、熟悉金融,了解如何利用金融管理自己的一生。
对于工薪阶层的你,不仅要有资产,要有金融投资,还要搞懂不同商业模式的差异、运营好自己的投资。作者以投资美元为例,如果以1925年年底作为起点,以2014年年底作为终点,假定当初你有1万美元做投资,而且每年利息和分红都重新投入同样的金融产品,那么,这89年里,如果一直把钱投在短期美国国债里,到2014年年底就成了21万美元;而如果一直投资小盘股,到2014年年底你会有2.7亿美元!所以,不同的投资安排,收益千差万别,风险和其它指标也大为不同。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学习金融逻辑知识,把控好财富投资。
重新认识借贷
对大多数人来说,青年时收入最少、花钱最多,到年长时收入达到最高而花钱的需要又偏偏最低,这种收入和开支之间的年龄错配,不仅降低个人一辈子的总体幸福感,而且抑制每个人的事业发展潜力。陈志武教授认为,如果花未来的钱可以改变今天的生活,借钱花就不是坏事,只要不过分就行。这句话的本质并不是鼓励消费主义,而是想揭示一个金融学方面的道理:成熟的借贷市场可以帮助青年人解决收入和年龄的错配矛盾。以上这段话本人觉得讲得非常深刻,鼓励青年借贷是为了投资自己是可取的,若纯粹是消费,那就不应该支持,同时应该考虑利率等边际问题。这个观点是帮我理清楚怎么跟孩子讨论青年人的借贷问题。
民间借贷利率为何居高不下:从周朝开始,历代帝王都试过管制借贷利率,立意在于打击高利贷,帮助穷苦老百姓。然而,直至今天高利贷现象依然横行霸道,前些年的山东辱母案中,借款月息10%,年息高达120%。作者认为,这些基于道义的努力只能治标,要想根治高利贷问题,还得从资金的供给方面着手。对这点也是感触良多,现实生活中越穷的人越借不到低利率的资金,从而恶性循环,借了高利贷更是生活的深压力啊。
懂点金融知识,学会理财
"省钱致富"这是一直以来上辈人教给我们的理财观,结果往往是经济状态捉襟见肘。还有一种是迷恋高收益,枉顾风险黑洞,未来摇摇欲坠。大多数人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摇摆,很难真正做到财富水平稳健增长。由于通货膨胀,货币作为跨期价值载体的收益为负,也就是说,纯粹的省钱非但不能致富还会让我们越来越穷。当然,收益与风险相伴而生,懂点金融,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之余,知道如何规避风险保住钱袋子也是很重要的。
难得遇见这样一本书,能把常人看来深奥的金融学讲得如此透彻又易懂。这本书挺厚的,值得仔读一阵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