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你只知道《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却不知道《了凡四训》,那你真的应该好好看一下今天的文章。
《了凡四训》是明朝名士袁了凡写给自己儿子的人生智慧书,主要通过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儿子人一生需要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故事,用不一样的思维方式讲述,改变命运的具体办法。
当年曾国藩看了《了凡四训》,拍案叫绝,大彻大悟后,还把自己改号涤生。
“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曾国藩还将此书列为子侄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胡适先生,认为《了凡四训》是研究中国中古思想史的一部重要代表作。鲁迅、毛泽东等人,也都在青少年时期受到这本书的影响。
四百年来,这篇家训不仅流传于中国各地,为书香门第的家庭奉为“传家之宝”,还对日本政商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汉学大师安冈正笃先生,对本书推崇备至,他建议日本天皇及首相都应该把这本书当作“治国宝典”。称赞此书为“人生能动的伟大学问”,可以说这本书早就是日本精英阶层的枕边书了。
日本企业家之父的稻盛和夫先生,也对本书倍加赞誉。可以说,这是他管理和经营企业的“圣经”,靠着了凡的智慧和稻盛和夫的执行力,最终创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奇迹。
不仅如此,就连在中国很多佛学院中,《了凡四训》也是必读的佛学经典,佛寺将它看作人性佛心的始发点,督促其发扬光大。
要知道《了凡四训》这本书不过是把立身、处世、为学、修德、立业的经验总结,可这样一本家书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魔力?
02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从了凡的传奇人生开始讲起。
袁了凡,原名袁学海,又名袁黄,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佛学家文学家以及军事家。他通音律、懂阴阳、明经史、精历法;在医、农、水、田、役各个方面都有所建树,是全能且不可多得的奇才。
然而了凡身世却很凄凉。很小的时候,他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养育他长大,一直希望他能学医,觉得有一门技能可以安身立命,同时还可以治病救人。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自带仙气的长者,感觉有点像我们今天遇到的那种“算命先生”。
这位姓孔的老先生告诉了凡,说他适合去考取功名,学医并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走上科举这条路,会取得不错的成绩。还说了凡这一辈子,子女缘比较浅,没有孩子,寿命大概会终结在53岁的时候。
后来,了凡将信将疑的“弃医从文”,结果发现自己人生的每一步,都被这位姓孔的老先生说中。
了凡本以为自己的人生,就会按照这样的运势,一直走下去。他平静的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没有任何特别的想法和做法,毕竟自己的人生基本上就定型了,早知道了结局,也没有什么特别奋斗的动力。
后来有一次,了凡遇到了云谷大师,大师发现他,无所欲无所求,很是好奇。
问他年纪轻轻怎能修炼到这样的心境?了凡就说自己的命运早就定了,人生也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的了,自然无欲无求。他把自己小时候遇见智者的事情,告诉了云谷大师。
云谷大师却哈哈大笑说:“我以为你是英豪,没想到也只是一个凡夫俗子。”
了凡不理解云谷所言为何,便追问原因。云谷说:“凡人都有一颗妄想的心,因此会受到阴阳之气的拘束。如此一来就会存在数理。
不过,也就只有凡人才会有数理。因为如果一个人极善,那么他不会受到数理的拘束。
这二十年来,你都被孔先生给算死了,都没能转变什么,你这样不是凡夫俗子又是什么呢?
了凡认真思考后,觉得云谷大师所言极是。他想,如果自己从现在起就开始做善事,没准真的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也正是了凡开始积极行动之后,他发现孔老先生给他算的命,真的和自己渐渐改变的命运完全不同了。
了凡不仅有了儿子,最后还活到了万历三十四年,七十多岁才离世。这在明代,绝对称得上长寿之人。
命运真的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是了凡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儿子的第一个重要的生活态度。选择用自由的心和不断行善的力量,就能够向着自己想要的人生不断前进。
03
了凡还通过很多故事,用很独特的人生智慧,传递着处事哲学。
有时候一些故事,表面上看是好事,但是了凡总能看出不好的一面;同样坏事也不完全是坏事,总有积极的一面。
这就让儿子从小学会了现在我们很流行的“逆向思维”的深刻思考方式。
比如说,了凡会给儿子讲孔子和弟子的故事:
“鲁国有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把在他国做奴隶的人赎回来的话,可以向官府领取赏金。但是子贡赎人后却不愿意接受政府的赏金。
孔子得知后并不高兴,批评子贡:“你这样的做法,失策了。圣人做事是可以改变一地的风俗习惯的,也可以将这些道理传授给百姓们;做事不能只图着让自己感到舒服。
现在鲁国国内富裕的人很少,贫穷的人还这么多。你这么做,不就是向众人表示收了赏金就是贪财吗?那以后别人又怎么去赎人呢?最不好的结果,是可能以后大家都不会去赎人了。
而子路救了一个溺水的人,那个人为了表达感谢,就送了子路一头牛,子路接受了这头牛。
孔子得知后,很高兴地说:“从此以后,鲁国就会有很多人,去拯救那些溺水的人了。”
了凡接着给儿子讲:“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子贡拒绝了赏金是好的行为,子路没有拒绝接受牛的礼物,是不好的。孔子却夸了子路,责备子贡,这是为什么呢?
要知道人做善事,是不应该只看眼前的好处的,而是要看长远的利弊的。不谈论一时而谈论长远,不谈论一个人而谈论全天下。
现在的行为虽然看起来是好的,但长此以往,慢慢地会伤害到别人。虽然看起来是好事,但是实际上并不是。
现在的行为虽然看起来不好,但是长此以往,可以慢慢地救济他人。虽然看起来不是好事,但是实际上是。
所以说,有时候看起来不道义反而是道义,看起来不符合礼节反而符合礼节,看起来不诚信反而诚信,看起来不仁慈反而仁慈,这些都应该有正确思考和分辨的智慧。”
可见,了凡从小启迪孩子的哲学智慧,是能够让其有更长远的眼光看待事物。
类似于这样的智慧,书中可以说是处处闪耀,真的值得仔细品读,一读再读。
04
了凡先生思想中,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我最受感动的就是日本稻盛和夫先生一生用来管理企业和激励员工的重要思想,就是从了凡思想中得到的启示:“工作场所有神灵”。
稻盛和夫在整个工作环节中,容不得一丝马虎,真的是把每个环节做到了尽善尽美。曾经有人不理解,觉得差不多就行了。
可稻盛和夫说:“工作场所是有神灵的,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就算别人没有看见,可是神灵都会看见。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自欺欺人,人一定要有敬畏之心,不做恶,不管有人没人的时候。
把自己应该做的每一件事情,尽心尽力地做好。他不仅自己带头这样做,还激励所有的员工都要有所敬畏,才能一天天的有所进步。
了凡先生还特别强调越有智慧的人越谦虚,把谦虚作为一个人的基本修养。
就像麦子熟了的时候才会低头,越有智慧的人,越能看见自己的无知,这也的确是真正的人生大智慧者。
新年伊始,如果能够翻开这本古老而又智慧的家书,我相信受益的,绝不仅仅是孩子。
如果能实践书中一些特别有共鸣的做法,经过时间的积淀,我相信,未来整个家庭都会成为真正有福报的家庭。
这样的经典家书,您怎能错过呢?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
13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图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