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于知文和刘扬两位先生,是个偶然的机会。那是今年初冬的一天下午,在刘扬向信阳春华小学爱心捐赠古琴仪式的现场。
刘扬身材敦实,面容和善,话语不多,但说起话来声如洪钟。于知文戴副近视眼镜,低声细语,一派典型的学者风范。一个年过花甲,一个刚过不惑。刘扬、于知文这一老一少,个性迥异。初识二人,我心中顿生疑问,他们是怎么走到一起成了一对搭档呢?
古琴名家刘扬(右)和入室亲传弟子于知文
在古琴捐赠仪式上,于知文作为扬州市古琴研究会会长致辞,他感谢古琴名家刘扬先生热心赠琴助学、支持大别山老区教育事业,并表示扬州市古琴研究会将进一步支持春华小校在古琴教学、师资培训、游学参访等方面的探索。
刘扬先生也欣然抚琴,一曲《梅花三弄》弹奏得挥洒自如、行云流水,傲霜凌雪的梅花形象递次跃然弦上,令在场的师生及家长们叹为观止。
刘扬,何许人也?圈外人可能有所不知,但在古琴界却是无人不晓,赫赫有名。
古琴名家刘扬
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扬是广陵派古琴第十二代传人,中国古琴学会常务理事,并受聘为国家古琴文化首席专家。他在扬州创办“刘少椿琴馆”,并在北京、南京等地开办分馆,推广与教授广陵琴学已三十多年。
刘扬自幼随祖父刘少椿和母亲刘蓉珍学习古琴,八十年代初,又师从现代广陵琴家、刘少椿弟子梅曰强先生,深得广陵琴派真传。取名刘扬,是其祖父希望他永远“留在扬州”,永远“传扬广陵琴学”。
广陵琴派发源于扬州,是清朝中期以后影响最为广泛的琴派之一,以其“绮丽细腻、跌宕多变、刚柔并济、音韵并茂”的风格在众多流派中别具一格,其琴乐的传承一直延续至今。
刘少椿是广陵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艺术风格是中正、跌宕、自由、悠远,代表琴曲有《龙翔操》《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
耳濡目染,家传绝技。在艺术世家的熏陶下,刘扬不仅成为古琴演奏大家,多次参加全国古琴打谱会、国际古琴交流会,他还潜心研制古琴,创办民族乐器厂,制作生产出来的第一批九张古琴,主顾便是国家级古琴非遗传承人、著名古琴家吴钊。刘扬斫琴,从选料到制作、上漆,都极为讲究。他常远赴江西、福建等地寻找合适的主材和配料,至今已斫琴千余张。
琴者,情也;感其情,发其声。《梅花三弄》是一首抒情曲,一弄叫月,二弄穿云,三弄横江,寄托了太多文人雅士借物抒情,以梅咏怀。刘扬在继承广陵琴派风格的基础上,又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他借古琴言情抒怀,在演奏时把自己人生历程中的沧桑体验融入琴声之中。如《梅花三弄》中的第四段是描写梅花抗严寒斗霜雪,刘扬觉得现有琴谱的处理过于平淡、刻板,他在演奏时借鉴古谱老《梅花》,特意加了“双撞”,把梅花在狂风暴雨中拼命抗争、不屈不挠的傲骨与坚韧,演绎得淋漓尽致。
少年刘扬还曾随拳师习武,他将习武的运气方法用到操琴中,犹如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书法。一般琴家惯用手指发力,他弹琴时却用手腕发力,指随腕走,气到韵到,以气运臂,以力贯指,柔而不媚,宛如太极,用力时不逾矩,轻抚时不虚浮。
说起刘扬和于知文的情缘,与古琴有关,可谓琴系一起,真正的琴缘。
于知文为信阳春华学校“春华琴韵”古琴班的孩子们上开班第一课
古琴是一种神奇的乐器,寄托着每一位弹琴者的情思。琴乐的深远意境,是味外之旨、韵外之致,更是弦外之音。于知文上高二时,就在同学送他的磁带中听到了古琴名曲《流水》,他喜不自禁,反复播放收听。大学期间,他更是常常通过广播、网络收听古琴名曲。
2007年秋,于知文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分配到教育部系统工作。有了工资后,他感到光听古琴不过瘾,一狠心掏八千多元买了一张古琴。从此,业余时间他热衷古琴等国学文化研究,一有空就弹起自己心爱的古琴。期间,他曾先后师从多位琴家修习古琴,同时从事探索体验式古琴和传统文化教育。
于知文喜欢古琴,爱好文学,也迷恋园林建筑。工作后,他每年都要到集园林之胜的扬州城去走一走,对扬州的历史地理人文有着独特的意兴和体验。
扬州是文人墨客的梦想之地。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座城市能像扬州这样承载那么多的民族文化信息量。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在这里挖下第一锹土,也就是邗沟渠,后来隋炀帝于此开凿大运河,扬州从此就在九州大地风华绝代起来。李白为扬州所做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广告词,现在已是三尺小童便可背诵。郑板桥客居扬州数年,佳作不断,“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就是他咏评扬州的千古名句。如今,扬州有琴厂近三百家,国内市场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古琴来自扬州。
正是出于对扬州和古琴的热爱和向往,于知文在北京工作十年后,2017年夏天毅然迁居到扬州。一天,在扬州的一个小巷里弄,于知文偶遇到自己梦中的琴馆——“刘少椿琴馆”。他悄悄地走进去,见到了那个身材敦实的刘扬。于知文自我介绍是来自北京的大别山人,两人一见如故、一见倾心,谈古琴、谈文学、谈园林,本来话语不多的两个人,却足足谈了两个多小时,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面对这个来自于大别山的儒雅后生,见他对古琴如此痴迷,刘扬顿时喜出望外。大别山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让信阳名扬天下。巧合的是,刘扬一生钟爱大别山,《再见了,大别山》竟是他最爱唱的一首歌。
“轻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山山岭岭唤我回/一石一草把我留/啊,再看一眼大别山/万般情思胸中收……”这字里行间跳动的音符,寄托着人民对大别山的热爱,表现了当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的恢弘气势,渲染了重回大别山感念养育之恩时激动、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想及此,刘扬情不自禁地哼出了这首歌。
于知文移居扬州后,与刘扬你来我往日益频繁,交流甚多。2018年阳春三月,于知文组织成立扬州市古琴研究会,聘请刘扬任名誉会长。今年季夏,刘扬正式接受于知文和妻子李卓阳二人为他的入室亲传弟子。
扬州的四年生活,也让于知文有了更多的写作欲望,他陆续写出了一批古琴研究的文章和文学作品,并创作出其代表性中篇小说《浮桥》。
琴为心声,桥乃足迹。于知文的作品《浮桥》讲述了中国青年桥梁专家于家傲和乌克兰姑娘尤拉在嵩山浮桥相遇,继而沉情于古琴、园林、昆曲和文学等心灵世界,但最终却在波谲云诡的世事变迁和家族商业面前遭逢爱而不能的悲情故事。
于知文说,一张文武七弦琴,半部中国文化史。古琴是通往中国文人心灵深处最美丽的“浮桥”,琴曲中大量的吟猱绰注、进复退复恰如其分地表露着古代传统文人在仕途之中“遇”和“不遇”背后的“穷达”心理。他认为,一个人的生命意义就在于寻找到自己人生中独特的“浮桥”。
也是一次偶然机会,今年国庆节,刘扬和于知文去西安路过信阳。途中,于知文谈到家乡学校计划开办古琴班但没有古琴的情况。快人快语的刘扬闻讯后,当即表达了捐赠的意愿,支持大别山老区教育事业。
说到做到。短短时隔一个月,刘扬、于知文和妻子李卓阳从扬州开车,亲自把价值三十多万元的二十张古琴及其配套桌凳送到了信阳春华小学。刘扬说,他眼下最开心的是,“古琴的魅力,不仅在更多年轻人的手上绽放,而且开始从娃娃学习古琴抓起!”
那天,于知文也特别高兴。他说,自己终于开始回报家乡了。古琴捐赠仪式结束后,“春华琴韵”古琴班正式开班。于知文为孩子们上了古琴班第一课。之后,他每周都要与妻子一起,千里迢迢专程到信阳,为孩子们上古琴课。
刘扬爱心捐琴,于知文义务教琴,这一老一少的默契,让大别山的上空从此飘荡起古琴声。至此,花甲琴家与青年学子是怎样走到一起的疑问,顿然全消。
如今,不管刘扬和于知文哪个想个什么事情,都能心照不宣,心领神会。对琴的痴迷,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让古琴在刘扬和于知文这对师徒之间又不断传出新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