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先秦文学‖我品《诗经·国风》之《周南·芣苢》

先秦文学‖我品《诗经·国风》之《周南·芣苢》

作者: 心中的星月 | 来源:发表于2023-11-25 15:03 被阅读0次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这是一首有趣并很特别的诗,先不说题目“芣苢”是什么,也不讲此诗的含义,我们单看此诗的字句排列,就会发现其实每一句只有一个字不同。在诗词中如此之高的文字“重复率”应该也是很少见的吧。下面我们就从此诗特点的角度去分析理解此诗。

首先介绍一下题目“芣苢”(fú yǐ):植物名,即车前草,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有关。

然后我们逐一把每句不一样的字摘出来,即采、有、掇、捋、袺、襭。

釆:这里应该就是本意采摘。

有:却存在,有所指。

掇:拾取,在这里应该是指芣苢繁茂,用手即可拾取很多,这也就自然地引出了下面几句中不一样的动词。

捋: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

袺(jié):一手提着衣襟兜着。

襭(xié):把衣襟扎在衣带上。

此诗虽未写人,但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人们采摘芣苢时快乐并“高效率”的场面。先是满地茂盛的芣苢正在等着勤劳的人们快来采摘。前来采芣苢的人,有的用手随便一抹就可以拾取很多,有的成把成把的采摘,他们一手提着衣襟,一手采摘芣苢,很快就把兜起的衣襟塞满了,然后再把衣襟扎在衣带或腰带上。可见采摘芣苢之人个个都是满载而归的。

可见这是一首描写古时劳动人民纯朴生活的一首诗,人们采摘芣苢的目的从诗文中我们还不得而知。结合芣苢因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又有多子多孙之隐喻,所以说这是一首祝福佳人多子多孙的诗应该也不为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秦文学‖我品《诗经·国风》之《周南·芣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labdtx.html